测绘地理信息

Journal of Geomatics

 

   

访问量:402071
日访问量:0

高端论坛

  • 坚持“四个面向”的地图学创新思考

    郭仁忠;张琛;任福;杜清运;

    地图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新时代科技创新坚持“四个面向”,这给地图学发展指出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思考地图学如何响应“四个面向”的要求,回顾了“地图学兰州共识”,指出地图学未来发展在理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需求,从地图学的国际性、经济性、民族性和社会性4个视角,探讨地图学前沿方向,列举了一些地图学亟须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期待拓宽学术视野和学科版图。

    2023年01期 v.48;No.22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全媒体时代数字地图创新与实践

    徐根才;侯笑宇;黄运乾;

    全媒体时代,数字地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从地图技术创新、媒体融合、产品创新、文化创新4个角度阐述了地图制图的发展。深度学习赋能地图制图技术向快速化、智能化发展;在线制图推动地图制图普适化、大众化;全媒体融合催生轻量级新业态地图产品;多元融合促进地图文化产业发展。

    2023年01期 v.48;No.223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众源更新技术路线研究

    冯昶;杜清运;范晓宇;任福;熊丽音;田野;刘卫华;王屯;王远哲;张浡聪;

    高精动态地图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共性基础技术及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因高成本的专业采集方式及数据源分散等问题,无法满足智能汽车的高精动态地图快速更新需求。提出了一种众源更新技术路线,基于该路线搭建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配合主管部门监管,在全面保障国家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汇聚车、路、云等众源数据,实现高精动态地图众源更新。技术路线包括众源数据汇聚与预处理、数据处理、成果数据入库、出品发布和更新应用。在城市道路场景下进行高精动态基础平台众源更新技术路线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能够满足L3/L4自动驾驶车辆高精动态地图快速更新需求。未来高精动态地图基础平台将不断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运行、智慧交通管理、智慧城市应用服务等提供高精动态地图数据支撑。

    2023年01期 v.48;No.223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技术研究

  • 空间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

    李文龙;宋关福;胡中南;欧盼盼;李沁声;黄美春;金虹杉;

    当前,空间数据通常采用空间数据库进行集中式的存储和管理,即便采用分布式多副本存储,也很难防范来自系统内部和后台的恶意篡改,且数据一旦被篡改将难以追溯。针对GIS应用中的空间数据高安全、防篡改和可追溯的存储和管理需求,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空间数据管理领域,支持点线面、模型等多种空间数据存储上链。同时,空间数据的上链也为区块链应用提供了时空上的管理能力。基于联盟链Hyperledger Fabric框架和空间数据特点设计“链内+链外”联合存储策略,扩展开发具有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的空间智能合约和空间区块链引擎,并将空间区块链技术在宗地管理中进行应用演示。

    2023年01期 v.48;No.22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时空轨迹挖掘的即时配送末端路径指引策略

    王聪;陈辰;方灵;

    针对即时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综合利用订单取送点、即时配送骑手历史时空轨迹、兴趣面(area of interest,AOI)空间范围与门禁位置等数据,精确预估AOI内部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到相应可通行门禁点的时间、距离及路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配套的调用选优策略,获得最优的末端指引方案,以有效提高即时配送路径质量及时间距离预估准确性。

    2023年01期 v.48;No.223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空间智能GIS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李清清;陶留锋;陈小佩;黄波;王鹏;潘明敏;

    基于全空间智能MapGIS平台,重点阐述了全空间GIS建模与可视化、大数据治理、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并从地下空间透明化及城市管理智能化的角度,介绍了全空间智能MapGIS平台的应用场景和推广价值。

    2023年01期 v.48;No.22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9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精地图相关标准及数据模型的研究

    蔡忠亮;王孟琪;李伯钊;亢孟军;

    高精地图相关标准的制定与推动是地图学和汽车领域近年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精地图的相关标准以欧洲为主导,具有国内特色的高精地图技术标准进度相对滞后。从高精地图中道路元素定义、道路网络关系表达等方面,介绍并分析了现阶段较为通用的高精地图标准和数据模型,以期为高精地图的研究者提供启发与思路,推动高精地图模型相关研究与应用的工作进展。

    2023年01期 v.48;No.223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自然资源地图集设计:主题内容与表达策略

    苏世亮;冯雨晴;王海银;李琳;侯安业;翁敏;

    自然资源地图集设计逐渐成为地图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学术界鲜有针对自然资源地图集设计主题内容与表达策略的系统研究。针对此问题,首先以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自然资源理论内涵为基础,构建了“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要素-生态系统服务-人地耦合”的主题内容框架,进而提出了基于仿生设计的自然资源地图集表达策略,最后结合实例说明了自然资源地图集设计的过程,旨在为自然资源地图集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2023年01期 v.48;No.223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知识图谱驱动下的智能化环境信息保障

    邵振峰;胡滨;张红萍;吴长枝;齐晓飞;

    智能化环境情报保障需要关联泛在情报、地理空间情报、人工情报等多源多要素情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当前在统一时空框架下难以实现非时空情报信息的关联及挖掘,知识图谱为联合环境情报提供了解决思路。设计了知识图谱的基础架构,探析了环境多模态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以典型场景为例,探讨了基于知识图谱系统的环境信息保障体系,并对知识图谱驱动下的智能化环境信息应用进行了详细描述与分析。

    2023年01期 v.48;No.22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验证的手机信令数据分析结果不确定性研究方法

    韩钰;史文中;涂伟;

    手机信令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人群的动态特征分析,但其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尚不明确。因此,提出一种多源数据验证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将从手机信令数据中提取的分布特征与多源数据进行对比,用人群代表性、转移覆盖率、聚集一致性3个指标评价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并基于深圳市手机信令数据,选取了城市感知中人群分布、区域流动、热点识别3个典型城市动态特征,用人口网格分布、营运车辆GPS数据、高德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等数据集对手机信令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得出该区域手机信令数据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特征。

    2023年01期 v.48;No.223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精细地图融合手机信令的城市人口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王梅红;贺风;司连法;侯笑宇;周俊蓉;龙云涛;关茜;

    针对城市人口时空分布研究中缺乏以精细地图数据为支撑的地理分析方法、不能真实反映人类活动目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细地图融合手机信令的方法。该方法以地图为智能底板,基于信令轨迹中的基站位置与精细地块的类型,通过空间计算和时间推理得到手机用户在每个时段的驻留地块以及驻留时长,建立基于精细地块的人口空间化模型;识别每个地块中的职住人口和短期到访人口,再汇总得到任意目标区域的实际服务人口总量及人群结构,分时段研究人口流动和聚集变化特征。经过验证,该方法提升了人口时空分布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弥补了手机基站定位与用户实际位置存在偏差且无法准确识别居民行为规律的不足,为城市人口精细化管理、重点区域人流监测与安全保障、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等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撑。

    2023年01期 v.48;No.22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5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多媒体地图系统在党史宣传中的应用研究

    万自霞;吴丹丹;

    为广泛宣传广东省红色印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研究数字多媒体地图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互联网+”新业态,将广东省红色印迹的地理信息、历史知识与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起来开展党史宣传,设计并建设了“广东红色印迹线上展馆”,为每个地级市定制专属二维码,提供红色印迹线上展示查询、导航定位、语音介绍、全景浏览等服务,实现足不出户便能沉浸式参观广东省红色印迹。

    2023年01期 v.48;No.223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9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室内三维建模研究进展与问题分析

    孙群;周晓光;侯东阳;

    在概述室内空间定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筑领域、三维城市建模等相关研究领域室内三维空间建模与表达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室内三维建模存在的不足,并重点分析了三维城市模型在室内三维空间建模与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室内三维建模给出了建议。

    2023年01期 v.48;No.223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GIS领域知识图谱进展研究

    罗强;胡中南;王秋妹;石伟伟;贾玥;

    目前,GIS领域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更多被应用于空间信息提取,虽已替代部分人工交互的工作,但还未达到决策层面的“智慧”。如何进一步解译和推理提取的空间信息,提炼出地理知识,从而实现地理决策,将是未来GIS发展的长远目标。知识图谱技术与GIS的结合可为实体赋予丰富的语义化信息和结构化信息,在空间对象的精细化管理、计算推理及辅助决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综合知识图谱在GIS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从地理信息知识的抽取、融合、存储、检索和计算推理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了相关技术的难点与挑战,探索并展望了GIS知识图谱在三维时空信息及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2023年01期 v.48;No.223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2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北京市出租车载客热点路段挖掘及分析

    孟妮娜;李金秋;高晨博;王正阳;

    从出租车轨迹数据中挖掘载客热点路段,能够为城市交通道路的规划和出租车的运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以北京市出租车原始轨迹数据为基础,设计并建立了出租车载客行驶的载客数据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相似的载客轨迹信息进行了挖掘,结合时空信息提取并分析了不同时段的热点路段。通过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验证了该模型和挖掘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023年01期 v.48;No.223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级实景三维与BIM集成技术研究与实践

    刘一;刘江涛;

    针对实景三维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集成中面临的数据格式多样、坐标体系不一、数据体量巨大和空间组织繁杂等诸多问题,结合深圳市实践,提出了BIM标准、坐标转换、模型轻量化和模型组织调度等关键技术,并在工程实践中验证了可行性。

    2023年01期 v.48;No.223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公共交通可达性视角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估

    谷岩岩;王维皓;

    针对传统土地利用数据更新慢、获取成本高等难题,提出融合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和复合网络可达性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估方法。先构建公交-地铁复合网络模型,并设计格网复合网络可达性计算方法;再以上海市为例,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对研究区域所有格网的复合网络可达性与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回归建模,从可达性的视角精细化、定量评估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相比,GWR模型拟合效果相对较优,不同类型POI回归系数的空间分布异质性特征可以解释公共交通网络可达性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2023年01期 v.48;No.223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土地利用分类的夜间灯光和GDP分量相关性研究

    厉芳婷;胡菡;张亮;郑南;

    传统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核算是基于统计手段的一种基础经济核算方法,为弥补统计方法带来的内生误差,利用遥感夜间灯光技术进行GDP测算的研究已取得相关成果。为提高估算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经济指数估算方法。利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在分析各类用地范围内夜光遥感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灯光与GDP之间的关系。此外,为了修正相关模型,确定夜间灯光和GDP分量相关的显著程度,对中国不同省份2012—2019年共8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夜间灯光与第一产业GDP相关性弱,城镇用地的灯光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显著相关。

    2023年01期 v.48;No.223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8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顾及地理信息云服务领域知识的空间分析任务日志识别方法

    李江;刘朝辉;宋旭颖;李锐;吴华意;

    现代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在处理高强度空间分析事件的同时,通常依据到达时序记录来自不同用户、围绕不同分析目的的事件日志。这种混杂的日志记录方式模糊了用户的分析意图,破坏了围绕同一分析目的的计算行为的时间关联性,削弱了服务日志对从用户需求角度理解用户行为和优化服务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顾及地理信息云服务领域知识的空间分析任务日志识别方法,对围绕同一分析目的的服务日志进行自动化聚合。首先,基于历史任务数据集对地理信息云服务中的日任务量时序变化规律和图层关联性等领域知识进行建模;然后,借助层次编码和超参数设定的方式建立基于领域知识的聚类经验约束;最后,通过k-means聚类及后处理得到空间分析任务日志的识别结果。基于地理信息云服务平台产生的大量空间分析日志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所提方法对空间分析任务日志进行识别,F1值可达到0.895,相比无领域知识支持的基线方法,其整体精度提升了8.7%以上,可有效提高空间分析任务日志识别精度。

    2023年01期 v.48;No.223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精地图OpenDRIVE数据格式转换研究

    马英才;徐之俊;刘子雯;周剑;王昊;李连营;

    OpenDRIVE格式是高精地图数据的存储格式标准,但从原始数据采集到OpenDRIVE高精地图生成的过程涉及环节多、过程复杂,构建难度大。为此,设计了从shp数据到OpenDRIVE格式的高精地图构建方案,重点解决了轨迹坐标计算、曲线拟合、节点属性值计算、仿真验证等关键问题,并通过真实数据的转换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提高了OpenDRIVE高精地图生成的自动化程度。

    2023年01期 v.48;No.22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4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DELT新闻大数据的东南亚地缘交互关系制图研究

    张素金;王鑫瑞;蔡敬芝;张一扬;宦宏明;沈文钰;赵飞;

    地缘关系研究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基于大数据的地缘关系的定量研究是对传统定性地缘关系研究的必要补充。利用全球事件、语言与语调(global database of events, language, and tone,GDELT)新闻数据库获取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和柬埔寨5个国家之间的交互事件,通过定量统计和空间制图、构建交互网络、时空热点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与这5个国家的地缘关系进行剖析。并以中缅为例分析两国地缘关系变化的原因,提出相应合作建议。结果表明,事件主要发生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较为活跃的地区;中国与越南和泰国的地缘交互较多,与越南的关系最为复杂;中国与五国的交互热点主要分布于越南、泰国、柬埔寨,除越南外,中国与另外4个国家的合作水平呈增强态势。

    2023年01期 v.48;No.223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ArcGIS环境下的数字影像地形图产品设计与快速成图

    包雨睿;蔡忠亮;戴江鸥;李慧姝;辛成;钟世能;

    针对现有数字影像地形图产品设计架构不统一以及传统生产模式繁琐冗余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生产高效的多样化数字影像地形图产品,并提出了ArcGIS环境下的批量生产与快速成图方法,保证产品多样性与现势性的同时又具备高效统一的生产流程。该方法采用开放式模板化设计,建立规则库、表达库和模板库之间的多种类和多级映射关系,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了数字影像地形图的快速批量自动制图。结果表明,该产品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开放式自动制图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地图产品生产效率,还支持多样化需求。

    2023年01期 v.48;No.223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地理对象邻近关联网络度分布测算及其意义

    韦思亮;毛政元;

    地理对象关系网尤其是邻近关联生成的网络是客观存在的,有着基本的拓扑结构,最重要的拓扑性质是其度及度分布。在进行空间数据计算分析时,人们往往进行邻近关联操作(分析)。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对象邻近关联的认识,以生态斑块邻近关系网为案例,近似测算客观地理对象邻近关系网的度分布。结果表明:度分布在尺度、时间和地域上是保持一致的;在特定范围,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地理对象邻近关联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另外,度与邻近对象的属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2023年01期 v.48;No.223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县域“地灾智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浙江省临海市为例

    李一波;丁婕玉;徐德军;王明军;杜清运;刘小情;李栩滨;

    县域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单元和落脚点,其建设模式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和推广尤为重要。从模式特色、技术框架、部门应用和综合成效4个方面对县域“地灾智治”模式进行了总结。该模式以数据为基础,以平台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打造了浙江省临海市“整体智治”的新格局,切实提升了地质灾害风险识别、监测预警、防范管理的能力,有效减少了由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满足国家政策和地灾防治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全国县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

    2023年01期 v.48;No.223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饼状/柱状分区统计地图参数设置界面优化

    许帆;曾招财;李铭;程昊;杨乃;

    当前国内外在线专题地图制图平台模板式制图流程的视觉变量设计中缺乏对用户使用习惯和关注焦点的研究,难以有效满足用户灵活广泛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了一套在线饼状/柱状分区统计地图参数设置原型系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该系统进行评价,首先获取用户对参数设置面板的位置偏好,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面板参数权重,由此提出在线饼状/柱状分区统计地图参数设计优化方案,以此作为改进原型系统界面设计的依据。

    2023年01期 v.48;No.223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面向长江数字航道的关键航道要素智能感知研究

    何涛涛;黄登;余长慧;任福;郭娅婷;

    针对目前航道要素的智能感知需求与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无人机、无人船的视频智能感知方案,搭建数字长江航道无人机无人船智能识别应用平台,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识别技术,实现对航标的识别与状态检测、水尺观读和航道整治建筑物缺损检测,为建成智能视频巡航新模式、推动辅助决策智能化提供思路。

    2023年01期 v.48;No.223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土地卫片执法业务建模与信息系统开发

    李栩滨;司文才;朱向晖;郑志河;任福;

    为规范土地卫片执法业务流程,提高卫片执法业务的信息化处理能力。通过流程的优化重组方法,研究并构建了土地卫片执法业务逻辑模型,运用数据的流转与控制技术及使用观察者模式的属性字段变化监测技术研发了土地卫片综合执法系统。实现了省、市、县3级自然资源执法部门对疑似违法用地的图斑举证、资料核实、进度跟踪、统计分析等环节的全流程监管,提高了卫片执法工作的准确率及效率。

    2023年01期 v.48;No.223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利用GNSS数据进行城市交通状况变化探测的方法

    李丞;花向红;赵不钒;李琪琪;代许松;邹禄杰;

    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导航轨迹数据进行城市交通状况变化探测的方法。首先,针对GNSS原始导航数据量大、占用存储空间大和处理时间过长等问题,制定了一种轨迹数据筛选流程;然后,根据轨迹数据包含的时间、空间及身份属性等信息将轨迹数据与相关的道路进行匹配,计算车流量和车流速,综合考虑道路类型和时段因素影响,对道路拥堵等级和道路状况变化进行分类,并确定正常交通状态;最后,将需要探测的导航轨迹数据与正常交通状态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当前交通状况,并参考路政部门发布的数据来验证探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确定交通异常状况及交通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023年01期 v.48;No.223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空间面数据宽窄特征判断方法

    杨健男;殷勇;郭沛沛;

    多样化的面状数据影响了其在地图制图、结构分析上的研究,特别是其宽窄细节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空间面数据宽窄特征判断方法。首先,根据定义的3种定性方法从全局角度判断面状数据的宽窄特征;若无法从全局角度判断其宽窄特征,则在建立的Delaunay三角网的基础上,按三角形的邻接关系、宽窄三角形特征判断式和三角形类型聚类所有三角形,对面状数据的局部细节进行分类和调整;最后,对调整结果重新合并构面,得到面状数据宽窄特征的分割结果。经贵州省某区域图斑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整体上判断出实验区域的狭窄面状数据以及局部上分割出的面状数据的宽窄细节。

    2023年01期 v.48;No.223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多特征未登录地址元素识别方法

    张帅;张红伟;

    在基于地址匹配的位置服务中,分词词典和地址数据库更新不及时会导致地址切分和地址匹配准确性降低,无法实现定位或定位错误。因此,快速准确地识别未登录地址元素,扩充和更新分词词典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多特征未登录地址元素识别方法,结合了词法特征、语义特征、字词特征、构词能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建立条件随机场模型对未登录地址元素进行识别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未登录地址元素识别精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达到了95.1%、94.9%、95.0%。

    2023年01期 v.48;No.223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故事地图的传统哲学思想全球传播研究——以老子思想传播为例

    崔钰;高璐;王九科;姚申君;武志勇;余柏蒗;吴健平;

    现有历史地理信息平台鲜有关于传统哲学思想全球传播的内容。以老子思想传播为例,基于故事地图的生产过程,提出了包括故事要素提取、故事要素查询、故事要素整合以及故事要素资料再汇聚四大主体功能的总体设计框架。利用时空数据模型、空间分析方法、地图设计理论及地理可视化技术研发了老子思想全球传播地理信息开放平台,为其他哲学思想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48;No.223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OI数据的社区生活圈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测度分析

    田洁玫;

    基于ArcGIS软件,运用多类型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划定福建省5 336个社区生活圈公里格网,构建9种社区生活圈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类型指标体系,测算福建省社区生活圈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度与变异系数指标,并测度分析均等化水平差异。研究发现,闽西南地区的混合度水平高于闽东北地区;福建省社区生活圈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水平呈现“高中低”空间差异,且均等化水平与GDP水平正相关。

    2023年01期 v.48;No.223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1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发热门诊配置评价与优化——以哈尔滨市为例

    许大明;吴倩;冯颖堃;吴松涛;

    发热门诊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保障城乡居民公共健康的重要设施,是筛查、诊断患者的前沿“哨所”和防控“堡垒”。以哈尔滨市为例,采用实际人口分布栅格构建渔网,将其作为更精细化的人口需求数据,对中心城区42家发热门诊的空间布局特征、配置等级数量、服务能力进行评价,并运用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中心城区128个街道(乡镇)的发热门诊可达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发热门诊呈单中心集聚特征;(2)发热门诊整体服务能力较好,区域内部均衡度差;(3)发热门诊可达性具有老城区优于新城区、街道优于边缘乡镇的特点,可达性较好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城市二环内的老城区,部分边缘乡镇成为防控体系的薄弱区或空白区。结合评估结果划定分区进行配置优化,从丰富监测型医疗类型,构建网络化布局,引入规划技术评估与优化配置,完善医疗基底,提供均等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2023年01期 v.48;No.223 157-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教学研究

  • 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下的空间思维知识体系设置改革研究

    方志祥;

    大类招生背景下,建立适合本硕博贯通的空间思维教学模式是遥感、测绘和地理等专业的GIS核心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分析大类招生背景下此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剖析本硕博贯通的GIS空间思维培养新要求,包括大类培养的共性空间思维、学科交叉的空间思维转换、本硕博贯通的空间思维无缝衔接、多模式分流的空间思维层级保障。通过分析一些高校测绘遥感与地理专业的培养方案,针对本硕博阶段,提出本硕博空间思维知识点配置方案,以及大类招生下空间思维教学方式的改革方向和形式。

    2023年01期 v.48;No.223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