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

Journal of Geomatics

 

   

访问量:402071
日访问量:0

高端论坛

  • 地图集:重构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百科全书”

    王家耀;

    地图学是一门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发展形成的科学,地图(地图集)是地图科学研究的主阵地,是任何时代和社会都不可或缺的,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首先,简要论述了地图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的演进发展规律,以及地图集的特点;然后,从哲学角度分析与论述了地图是怎样重构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实现由"地理世界"到"地图世界"的转变),人们是怎样利用地图进一步认识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实现由"地图世界"到"地理世界"的转变),提出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由"感知的地理世界"到"重构的地理世界"再到"认知的地理世界"、指导行动并反馈信息的"双向"转变的认知模式;最后,论述了地图集作为重构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百科全书"的作用,举例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图集的快速发展和水平的大幅提升,并阐明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地图集成果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兴旺发达,地图集作为人们进一步认知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百科全书"的功能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2021年01期 v.46;No.211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泛地图学理论研究框架

    郭仁忠;陈业滨;赵志刚;贺彪;闾国年;李志林;应申;马丁;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人类进入地理空间、人文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融合的三元空间。地图制图的目的、人员、对象和环境等均发生巨大变化,地图的类型、空间对象、表达维度、地图角色等呈现出显著泛化特征,现有地图学理论无法引领和指导当代的地图实践。地图学理论亟待"突围"。从地图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泛地图的对象空间理论、表达维度模型,以及表达机制与方法,构建适应新环境背景,满足地图新视角、新思维、新制图需求的泛地图学理论框架,以适应地图学在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2021年01期 v.46;No.211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下载次数:2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时代综合性城市地图集设计的思考

    杜清运;任福;侯宛玥;孙晓娟;

    大数据时代,数据要素和信息通信技术变革给综合性城市地图集的设计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包括制图对象拓展到城市三元空间,制图内容聚焦大数据揭示的"城市性格",地图符号表达融合信息图表设计,地图阅读方式趋向"线上线下"融合等。城市地图集设计亟需适应时代特征,从科学、技术、设计、文化、媒体和产业6个维度寻求创新突破。以2020版的《深圳市地图集》为例,分析其空间、时间和属性3条设计主线,以及在内容体系、地图表达和工艺集成等方面的创新。

    2021年01期 v.46;No.211 16-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地名制图应用研究——以地名普查成果为例

    葛咏;满旺;任周鹏;张夕宁;周令泉;

    地名凝结了区域文化及历史过程,蕴涵丰富的文化信息。如何挖掘地名文化信息是一个有趣又重要的问题。结合文本知识、专业知识、先验知识、专家知识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数据,通过建立知识库及提取规则,采用数据制图、模型制图、知识制图等制图方法实现中国大陆方言地名、地名通名制图。结果表明,制图结果可以得到相关地名的空间分布范围,揭示区域地名通名的高频词汇特征,可以为区域地名管理、规划、保护与利用提供知识支撑。

    2021年01期 v.46;No.211 21-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1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技术研究

  • 海区尺度港航地图集的内容设计——以《中国北方枢纽港港航地图集》为例

    庞小平;安妮;白亭颖;石金榜;杨龙;祁馨;

    《中国北方枢纽港港航地图集》是首部以中国北方海区枢纽港港口经济和航海保障为主题的区域性港航地图集。从制图区域、指标体系、内容框架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海区尺度港航地图集的内容设计特点,展现了港产城一体、陆海统筹等区域港口经济的本质特征,为今后同类地图集的制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2021年01期 v.46;No.211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图集》设计与编制

    殷红梅;于荣花;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图集》是第一部综合反映中国地理国情基本特征的大型专题地图集,多尺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等地表自然要素以及房屋建筑区、铁路与道路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分布信息,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该地图集的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概况,重点介绍了该地图集设计思想、内容设计与组织、制图表达、装帧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该地图集可为政府与行业部门优化国土空间、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发展战略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2021年01期 v.46;No.21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拓展地铁线路地图专题服务的增强信息设计与实践

    唐曦;江紫薇;孙斐然;

    针对地铁线路图的拓展表达需求,提出了两方面的增强信息设计策略:专题层级设置与符号功能性表达。以上海地铁图为例,选择昼夜发车时刻、重要站点车程耗时、站内卫生间和周边景点地标指引等专题进行实验。样图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无需切换信息媒介或变更地图形式,能充分对接常见用户需求,实现地铁站线基底与新增专题内容的有效集成,为用户针对性地快速获取专题服务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案。该设计方法可为提升地铁线路图的综合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46;No.211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皮尔斯符号三元观的专题地图符号设计

    翁敏;黄谦;苏世亮;亢孟军;

    作为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号始终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符号的设计方法提出了见解,然而少有学者从符号意义的角度系统研究地图符号设计。以皮尔斯的符号三元观为基础,结合专题地图特点,建立了"符号组成要素-符号表现层面-符号结构"的理论基础;并根据视觉变量的特征,阐述不同表现层面下的符号设计方法;以《深圳市地图集》中的3幅地图为例,介绍了具体的符号表达策略。

    2021年01期 v.46;No.211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文本地图可视化综述

    杨乃;吴国佳;杨春成;

    对文本地图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将文本地图分为纯文字地图和标签地图两大类,并指出了两者的差异性。其中,标签地图又被分为层叠式标签地图、关联式标签地图、内置式标签地图和变体式标签地图4类。从布局算法、功能和用户体验3个方面指出了文本地图的设计优化方向。其中,布局算法需进一步改进执行效率,顾及标签位置与语义关联;功能优化需改进标签地图的时序表达;用户体验需进一步加强文本地图的可用性与易用性研究。这能够为地理文本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46;No.211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河长制的黄河流域水环境地图可视化

    马晨燕;崔越;白少云;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2019年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河长制的工作内容为导向,全面研讨区域内水污染空间分布规律、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依据专题地图理论,探讨以专题地图方式进行可视化表达的方法,建设性地提出了从数据处理分析到制图可视化的研究思路,并设计绘制了黄河流域水环境专题地图。

    2021年01期 v.46;No.211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地图空间认知的室内消防救援地图设计

    苏明占;於建峰;王光霞;赵耀;陈令羽;

    室内地图可为消防救援提供有效的空间信息服务。探索面向消防救援的室内地图空间认知规律,使室内地图能够更好地描述特定的室内环境,更切合消防救援人员的认知需求;借鉴传统地图的空间认知过程,探讨了面向消防救援需求的室内地图空间认知过程,提出了3种不同消防救援空间认知视角的室内空间划分方法和基于空间认知的室内消防救援地图设计原则,为面向消防救援室内地图的制作与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1年01期 v.46;No.21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跨媒介地图集的信息传输模型

    李连营;聂晨依;周江;

    针对跨媒介地图集这一新型的地图集表达模式,研究了其数据组织方法、跨媒介手段,系统总结了跨媒介地图集信息传输模型、数据组织方法、地图表达方法的发展变化规律,拓展了新条件下Kolacny地图信息传输模型,构建了跨媒介地图集信息传输模型,为更好地设计和制作跨媒介地图集提供了参考依据。

    2021年01期 v.46;No.21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空间三维地图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蒯希;贺彪;罗恒;赵志刚;

    对城市空间三维地图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深圳市拟建设的"数字政府"基础时空平台——"深圳市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从二维地图可视化提升到城市空间的三维地图可视化,需要从现有的空间数据模型、数据组织与调度逻辑、地图可视化表达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城市级的三维数据可视化表达核心框架,满足各类城市应用可视化渲染与仿真需求。

    2021年01期 v.46;No.21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地图数据图层级批量综合功能的设计与研制

    杨敏;袁拓;孔博;陈文媛;

    目前,已有地图综合系统使用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深度参与,耗时耗力、自动化程度较低。针对这一问题,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探讨了图层级批量综合功能的研制。以1∶5万居民地图层数据的综合处理为例,分别从建筑物目标的剖分、特征参量定义与计算、综合操作决策与实施、综合控制规则建立与表达4个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构建"特征诊断→行为决策→操作执行"的完整技术链条。结合样例数据对提出的技术设想进行可行性验证,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

    2021年01期 v.46;No.211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产业经济在线地图集设计与实现

    阮陵;龙毅;周彤;张翎;

    大数据时代,产业经济数据的构成愈加丰富,时效性显著增强,产业经济在线地图集的设计能得到进一步丰富。在研究产业经济大数据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产业经济在线地图集的设计原则、构成内容和技术实现路径,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实现了在线地图集原型系统,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城市产业经济在线地图集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1年01期 v.46;No.211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利用众源地理数据快速测制大比例尺军事地形图

    廖章回;朱伟;张兵;

    针对特战实训演练中大比例尺军事地形图数据不足、现势性较差的问题,从特战用图需求出发,基于众源地理数据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经济、准确的大比例尺军事地形图测制方法。首先,介绍了众源地理数据的概念和特点,研究了众源地理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法。然后,在顾及军事地形图与民用地形图之间制图表达的差异后,设计了利用众源地理数据绘制大比例尺军事地形图的工艺流程。最后,基于ArcMap,绘制了某地1∶1万军事地形图并进行实验验证和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又能满足成图精度要求,可为军事教学训练、指挥员用图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021年01期 v.46;No.211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面向室内地图多尺度表达的POI符号设计与实现

    谭金蓉;黄丽娜;肖屹;武光莹;

    为了满足人们获取室内空间信息时多层次的认知需求,从室内空间的特点出发,以商城为例,对室内要素的分类分级体系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多尺度表达的符号模型;结合地图比例尺和用户需求设计了一套易于理解又能多层次表征要素信息的室内地图POI符号系统,并通过典型案例对其可行性进行制图实践检验。实践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尺度POI符号化方案具有可行性,设计的符号集可以广泛运用到其他商城中,该思想可以运用于其他类型的室内地图。

    2021年01期 v.46;No.211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图分割的可变比例尺地图分幅回溯算法

    魏智威;丁愫;孟爽;童莹;程璐;

    总结了地图分幅需遵循的原则,并针对地图集中可变比例尺的分幅,将其定义为基于约束条件的图分割问题,用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将制图区域关联起来,基于回溯算法对MST裁剪实现地图集的分幅。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较好顾及地图集分幅的相关原则,满足地图集制作的要求。同时,利用该方法设计的地图集分幅工具已成功应用于《武汉市汉阳地区地名图集》等的制作,有效提高了地图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2021年01期 v.46;No.211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出版的角度谈地图集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邸香平;

    地图集的编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出版的角度,从图集的政治思想性、内容的完整性与科学性、统一协调、现势性,以及图集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地图集编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1年01期 v.46;No.211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创新主题的内容构建与制图表达——以《深圳市地图集》为例

    徐轶姝;马晨燕;张东杰;杜清运;

    城市地图集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广泛,能够全方位展示城市风貌。在编制城市地图集时结合创新主题展示城市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市被誉为创新之都,以新版《深圳市地图集》的创新发展图组为例,介绍其如何结合深圳市创新特色进行内容结构建立和可视化表达,为同类地图集、图册的编制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46;No.211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环境下航海地图集的设计模式探讨

    王昭;梁佳;白亭颖;侯孟营;姚翔宇;黄丽娜;

    在融媒体环境下,航海地图集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节点上,在设计思路上体现出新需求。通过回顾航海地图集发展的历史进程,梳理了发展脉络,总结了融媒体时代航海地图集的新特征,提出了综合航海地图集的基于层次模型的总体设计思路、基于"三维度立方体"的图幅内容设计模式和融媒体海图服务体系。航海地图集与其他类型海洋空间信息服务手段的融合能形成多渠道的服务体验。

    2021年01期 v.46;No.211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专题地图集的信息共享与多层级发布服务平台建设

    高晓梅;王茹;

    针对中国出版的各种类型专题地图集,提出了分层次、多接口、开放的公众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思路,开发了相应的在线发布系统,实现了专题地图集成果的一体化、多层级、多模式在线发布与共享服务。在兼顾数据的版权保护与追溯的同时,为新媒体环境下的专题地图集数字出版和一站式专题地图信息资源在线服务提供新的建设模式。

    2021年01期 v.46;No.211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地图集认知功能设计实践——以《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水平地图集》为例

    秦雨;庞小平;赵羲;任福;

    地图可视化设计常包含地图认知功能设计、信息传输功效设计、地图视觉效果设计。其中地图认知功能设计是地图集的设计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原始数据经过数据形态分析、数据处理与转化、制图模型的建立等过程,形成制图数据以及地图集的内容体系结构。本文以《中国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水平地图集》的设计为例,展示了地图集的地图认知功能设计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地图信息论、地图模型论和地图空间认知论的思想,蕴含了地图的思想美、科学美、技术美和功能美。

    2021年01期 v.46;No.211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遥感影像在内蒙古典型自然景观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宝力杰;姚姝娟;石建军;杨任飞;

    在分析遥感影像优势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自然景观图集》的制作为例探讨了遥感影像在山脉、河湖湿地、森林、耕地、草地、沙漠戈壁、沙地及聚落等景观表达中的应用,有助于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自然资源治理提供服务。

    2021年01期 v.46;No.211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R互动等新技术的《广州城市地图集》设计特点

    陶岚;何华贵;

    以《广州城市地图集》及其移动版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互动电子地图的设计与研发为例,从城市地图集的内容选题、可视化表达和成果应用方面,探索城市地图集对城市文化的挖掘和表达,并介绍了AR技术、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矢量瓦片电子地图、HTML5动态网页、全景和三维电子地图在《广州城市地图集》移动版中的创新应用方式,可为其他城市地图集和综合地图集的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1年01期 v.46;No.211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刍议《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二卷的编制

    熊明;杨茂中;成昆凤;刘殊;

    以《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二卷编制的具体情况为例,对图集的开本设计、内容结构设计、封面和版式设计、整体设计、创新源,以及图集编制取得的经验进行了论述,为以后类似图集的编制提供参考。

    2021年01期 v.46;No.211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地图的哲学内涵及其作用探讨

    程思聪;肖建华;马祥元;

    通过分析哲学和地图本质特征之间的关联,探讨了地图的哲学内涵及其在实现地图目的中起到的作用,尝试在通过地图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探索道路上寻根溯源,从强化根基的角度使地图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1年01期 v.46;No.211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增强现实地图研究与应用

    庞静;陈国雄;宋关福;张欣;

    随着数字地图技术的不断革新,产生了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融合的新型地图技术,即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地图。从可视化、定位、测绘、分析几个方面阐述了AR地图的关键技术,介绍了AR地图的空间映射原理和可视化效果,提出了结合视觉定位和惯导定位的cm级室内定位方法,实现了基于AR地图的AR导航、AR测量、AR目标采集、AR地理围栏等关键技术并将其应用于AR智慧园区与AR室内场馆。

    2021年01期 v.46;No.211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图集》的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法

    彭文;李响;孔锐;高峰;

    《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图集》是一本结合了海图与陆地地图特点的综合性航行图集,以该图集的编制设计为例,研究了综合性航行图集的设计思路、主要内容、结构编排、技术路线等,总结了图集的特点及制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以期为今后航行图集的设计与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1年01期 v.46;No.211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裸眼3D光栅技术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研究

    孙冠国;白国民;

    从光栅成像原理,到三维地图设计,再到地图数据准备、二维地图要素制作、地貌晕渲制作,全方位地对裸眼3D光栅地图设计与制作过程进行了探讨。裸眼3D光栅地图的实际应用说明采用该方法制作裸眼3D地图是有效可行的。

    2021年01期 v.46;No.211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正>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涵盖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等4个一级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学院努力追求卓越目标,共建1个"双一流"学科,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和共享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各学科方向均可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设有7个本科专业,2个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地理科学)。

    2021年01期 v.46;No.211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开拓者和摇篮。实验室致力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构建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立"数据-模型-软件-系统"一体化的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体系,对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现有院士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长江学者1名,杰青6名,优青4名,中科院"百人计划"3名。

    2021年01期 v.46;No.211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