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雅杰;于子涵;张丰;
以人口流失为核心特征的人口收缩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基于第5次和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常住人口指标测度长江经济带城市收缩现状空间分布格局,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经验和区域的具体情况,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来识别长江经济带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收缩城市集中分布在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贵州省、四川省等;大部分城市的人口收缩率在10%以下。产业结构变动、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水平差异是引起长江经济带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
2019年02期 v.44;No.20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0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石秀梅;代侦勇;
利用黄石市多环境要素构建城市通风潜力图,结合冬季代表月气候环境数据和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PM2.5、SO_2、NO_2等3类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污染物分布空间差异明显;②下陆区为该市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③黄石市冬季细颗粒物污染严重;④黄石市空气污染程度与通风潜力一致,但大气污染受气象调节作用小。
2019年02期 v.44;No.200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滢冰;徐启恒;赵克飞;
以东莞市研究为例,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景观指标方法,分析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存在的随机性和空间合理性,并给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城市生态资源的保持与培育。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的空间模式具有显著的非随机性,线内建设用地持续新增的现象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开发用地是生态控制线内的主要建设用地类型,易受人类活动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加速绿化用地的离散化程度。因而及时遏制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的增加有利于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2019年02期 v.44;No.200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文露;刘艳芳;刘子靖;陈龙;刘耀林;彭明军;
为得出地铁乘客出行时空规律,挖掘特别出行乘客分布信息,基于武汉市2015年3月连续一周的地铁刷卡数据,根据乘客参加不同活动所产生的出行时空特征定义了4类人群:早出类人群、晚归类人群、长时间出行类人群和频繁出行类人群。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这4类人群出行时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9%的地铁乘客具有早出行为,5%的地铁乘客具有晚归行为,85%的地铁乘客出行距离较长,1%的地铁乘客每天具有频繁出行行为。并且2号线在3条线路中的客流量最大,特殊人群多分布在1号线附近,4号线的使用率最低。
2019年02期 v.44;No.200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煜;翁敏;
针对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控制中心对检修作业车缺乏实时监控和智能化调度这一现状,基于实时精密定位、.NET平台和MySQL数据库等技术,设计开发了高铁作业车定位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信息采集实时化和监测维护远程化等功能。外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高效地管理多辆高铁作业车的在线工作,明显提升高铁作业车的工作效率,符合数字化铁路管理的需求,对推广智能化铁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2期 v.44;No.200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贺园园;胡小敏;
整合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构建公交数据模型是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的基础。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公交数据模型,该模型利用弧节点网络,并通过点、链接、多边形和记录特征来管理基础总线数据。在这种模式下,以动态方式生成和维护运输网络,可供运输设施、线路服务,具有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优化功能。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的公交地理信息系统可显著提高建设水平和城市服务能力。
2019年02期 v.44;No.20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天鸿;涂伟;栾兆亮;陈斯达;
针对交通物流领域空间众包任务规划问题,提出了带有起始点和终止点的空间众包任务模型;设计了动态优化框架,用时空邻近算法生成初始解,再利用禁忌搜索进一步提高解的质量;通过改变任务的空间分布和相关参数进行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时空邻近算法能在不同的数据条件下表现稳定,竞争比达到0.71~0.80,禁忌搜索算法能在时空邻近算法的基础上提升10%左右,竞争比达到0.82~0.93。
2019年02期 v.44;No.20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大璐;彭瑞;陈进;秦红斌;
综合信息库是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库,数据来源广泛、种类丰富、内容充实,具有海量、多源、多时相等大数据特征。通过对综合信息库特点和云计算模型的分析,进行基于私有云的综合信息库设计,实现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存储等资源的高效整合,满足综合信息库数据存储管理与共享访问需求。
2019年02期 v.44;No.20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邱海泉;马世发;
在全国大力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统计和应用的背景下,提出了分析模型构建和系统实现的总体技术路线。通过综合利用国普数据及相关专题数据,构建具有广东省地方特色的统计应用分析模型;运用云计算、模型驱动架构、面向服务架构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地理国情数据综合统计分析系统的构建。
2019年02期 v.44;No.200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符浩军;范承啸;张海勃;
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地图数据的地名信息自动获取与融合方法。首先,分析了矢量地图数据与地名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从属性、空间、元数据3方面基于现有地理数据成果,设计了基于矢量地图的地名信息自动提取策略;在此基础上,以提取的地名信息集为处理对象,提出了一种地名信息自动融合算法,保证了所提取地名信息的属性唯一和实体完整。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不仅能从现有矢量地图数据中有效地获取地名相关信息满足地名工程建设要求,而且充分利用了现有地理数据成果,避免了地名信息的重复建设。该方法为地名相关工程建设中地名数据的生产、更新提供一种新思路。
2019年02期 v.44;No.200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小军;蔡忠亮;李亚平;杨龙;
针对专题制图中专题数据处理复杂、专题应用模型构建困难、商业制图软件的专题制图功能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应用模型驱动的自动专题制图方法,将GIS软件的数据处理及模型分析功能与商业制图软件的制图功能相结合,并基于该方法,研发了自动专题制图系统。以吉林省为例,快速自动实现了以生态安全分析为主题的专题地图出图。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地图出版要求,缩短制图周期,可应用于应急快速制图、地图出版等领域。
2019年02期 v.44;No.200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薄单;马国元;史线龙;郭佳郁;管真;
针对GPS手持机导航地图难以满足外业测绘任务中导航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离线地图数据制作移动导航地图的方法,实现以较低成本获取网络离线地图、方便快捷进行导航的功能。首先,利用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获取互联网地图离线数据;然后,进行图像拼接及图像匹配,制作导航地图,规划行车路线;最后,使用GPS手持机和Global Mapper软件进行定位导航。该方法在外业测绘任务工作中得到了实地验证,能够快速而简便地实现定位导航,提升外业线路勘测的作业效率。
2019年02期 v.44;No.20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建滨;艾廷华;晏雄锋;卢威;
针对当前基于WiFi位置指纹的室内定位在规模化应用中多栋建筑的定位模型互相独立不易维护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引入XGBoost算法进行位置指纹匹配,并将观测点"匹配至哪个参考点"的多分类问题转化为判断"是否在某个参考点"的二分类问题以实现多建筑的模型统一。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通过移动支付行为所采集的众源WiFi数据集,传统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方法的准确率达到80.74%,而本方法定位准确率可以提高至90.88%,且在算法稳定性和定位时长等方面表现好于KNN方法。
2019年02期 v.44;No.20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律;钱兆琛;
使用对数路径损耗模型进行室内定位是WiFi传播模型法中的一种典型方法。在利用该模型时可以不考虑无线接入点位置的误差,并将模型中的随机噪声项忽略来降低算法的复杂度。但在实际应用中,这样处理后的模型将无法准确地反映真实的实验场景,从而对定位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顾及无线接入点位置和随机噪声项的改进WiFi距离交会定位算法,将提高WiFi距离模型室内定位的精度。
2019年02期 v.44;No.200 69-7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雷祥旭;桑吉章;李振伟;
基于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空间目标光电阵2017年9月12日观测得到3 766个观测弧段数据,利用距离搜索法进行了初始轨道确定,弧长的中位数约为41 s,初轨确定成功率约92.27%。用TLE(two-line element)评估了初轨参数误差,并分析了影响初轨误差的可能的因素。结果表明,距离搜索法可应用于实测角度数据,解算初轨成功率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9年02期 v.44;No.200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田福娟;聂琳娟;周晓慧;
基于MGEX实验网42个测站连续一周的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当前北斗精密单点定位的性能,包括收敛率、收敛时间以及收敛后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1 176个6 h的观测时段中,84%的时段可以成功收敛,平均收敛时间为112 min;收敛后北斗PPP在该区域的定位精度优于0.1 m,并且位于中国大陆以及澳大利亚西部的测站,其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其他地区;42个测站E、N、U分量RMS的平均值分别为0.036 m、0.022 m和0.083 m。因此,利用6 h的观测数据,能满足大多精密定位和导航用户的需要。
2019年02期 v.44;No.200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晓磊;吴云;刘万科;
研究并程序实现了GPS广域增强系统的星历及星钟差分改正和故障监测算法。为了评估分析算法的性能,选取美国均匀分布的17个GPS测站作为监测站,计算了2016年年积日183~189共7天的卫星星历和星钟的差分改正,基于此改正信息的定位精度相对于伪距单点定位一般可提高60%;在广域增强系统的边缘地区效果稍差,定位精度可提高约30%,总体来看,差分改正数精度可满足Ⅰ类精密进近的定位精度要求;在卫星星历故障情况下,程序可以很好地识别出故障卫星并发出告警信息;在卫星钟斜坡类故障情况下,程序不仅能够计算有效的星钟差分改正数,而且能够准确地估计其变化率。
2019年02期 v.44;No.200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先启;束远明;贾永胜;姚颖康;
近年来高频GPS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等地壳瞬时运动的监测,为监测爆破引起的地表运动提供了可能。利用高频GPS单点测速技术对武汉市云鹤大厦爆破工程进行了监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采集的5 Hz GPS观测数据,水平测速精度可达到mm/s,垂向测速精度达到1 cm/s,在爆破近场探测到E、N、U方向速度分别达到4.2 cm/s、2.1 cm/s、5.6 cm/s,表明高频GPS有能力探测到速度在1 cm/s以上的震动。
2019年02期 v.44;No.200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婷;赵磊;崔立鲁;
利用仿真实验研究BDS和GPS双星座中不同轨道卫星的组合导航精度和稳定性,选取全球不同经纬度代表区域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纬度区域能够提高定位稳定性,中低纬度区域能够提高定位精度。研究成果对BDS的精度验证和多星座数据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9年02期 v.44;No.20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展;夏旺;闫利;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阴影提取与信息恢复方法。首先,对影像进行分割,根据影像对象灰度均值、颜色空间下的阴影指数以及与邻对象的灰度均值差来提取阴影;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阴影信息恢复方法,既利用影像的全局信息进行灰度拉伸,又利用影像周围的局部信息对阴影区域整体灰度进行补偿。实验证明,该方法进行信息恢复后的阴影区域与周围非阴影区域有较好的亮度和色度一致性,视觉效果好。
2019年02期 v.44;No.200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哲;况润元;廖启卿;
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遥感对水体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赣抚尾闾区作为鄱阳湖入湖区的重要组成区域,包含了许多对鄱阳湖主湖区影响很大的农田和城镇,因此,选择该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具有重要意义。选取Landsat 8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水体指数、近红外波段反射率、自动水提取指数等方法,选择合适的阈值,构建适用于赣抚尾闾区水体提取的决策树模型,实现对赣抚尾闾区水体的提取,其精度达到94.86%。通过对结果分析,发现该方法对植被的浅水区水体的提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19年02期 v.44;No.200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娜;罗年学;
以OSM(OpenStreetMap)地图数据中的面状要素为研究对象,基于面状要素的几何完整性,综合使用中心点距离法、双向面积重叠度和中心点距离相似度的对OSM中面状要素的位置精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仅16.7%的OSM面状要素的几何完整性较高,其中,并非所有的完整性较好的OSM面状要素的位置精度都较高,位置精度较高的面状要素占比约为87.5%。
2019年02期 v.44;No.20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滔;李广泳;赵慧;张加龙;
提出了基于栅格空间分析的地表覆盖精化分类方法,分析了分类系统匹配、矢量数据栅格化、精化分类数据处理及精化分类结果,开发了精化分类软件,空间叠置分析算法采用与数据源栅格空间分辨率一致性无关的算法。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的林地、草地三级类为例,利用中国植被图(1∶100万)专题数据对其进行精化分类,分析了两者地表覆盖分类系统的定义与内涵;选取了试验区,基于栅格空间分析实现了精化分类;并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研究表明,利用栅格空间分析进行地表覆盖精化分类,能够形成反映多样化分类系统的地表覆盖精化分类数据产品,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019年02期 v.44;No.200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琳;邓非;李学飞;李新维;常越;张雪;
在基于多视影像的纹理映射中,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的影像间色彩的差异会在纹理贴图后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纹理接缝。为减少这种纹理接缝现象,在三角网模型选择最优影像后对纹理影像分布进行了优化。介绍了一套完整的纹理映射流程,综合马太效应和贪心算法的策略进行纹理分布优化。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得到更好的纹理映射效果。
2019年02期 v.44;No.200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佩铭;
以钢桥梁构件加工与安装为例,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桥主梁、主拱等进行扫描建模,对构件加工精度进行检验,通过点云模型实现数字化模拟预拼装,将模拟预拼效果与现场预拼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数字化模拟预拼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避免了钢构件加工误差过大对工程安装造成的影响。
2019年02期 v.44;No.20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罗烈;张献州;吴开岩;马龙;张拯;
针对Mallat算法固有的频率混淆特性导致单子带重构算法提取出错误特征频率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消除频率混淆和边界效应的小波抗混叠单子带重构算法。该算法在信号的分解和重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纠正滤波器对各子带信号进行处理,同时在每一次卷积后加入去暂态过程点的步骤,可以克服Mallat算法和单子带重构算法中的频率混淆,保证了重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长度一致。对仿真信号的计算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为测量信号的特征信息提取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2019年02期 v.44;No.200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5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翔;赵超英;刘万科;
在测绘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三维的不等精度直线拟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坐标法的空间直线拟合法。首先,通过建模将x、y、z 3个方向分离出来,建立最小二乘模型,解算出空间直线的天顶距、方位角、极径的最佳估值。该方法考虑到3个方向误差,避免了设计矩阵的误差,将不等权情况引入观测值权阵,模型简单直观,解算方便、易于编程。经实验分析,该方法具有可能性及有效性。
2019年02期 v.44;No.200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殷志祥;刘志伟;吴艳兰;胡洪;翟志宇;
《工程测量学》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运用测绘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分析了《工程测量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与建议,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为《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9年02期 v.44;No.200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