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

Journal of Geomatics

 

   

访问量:382335
日访问量:18

技术研究

  • 多激光扫描仪的大场景联合配准及精度评估

    尹若捷;杨冲;付正文;

    在复杂较大范围的扫描任务中,激光扫描技术需要兼顾扫描精度和扫描效率。传统的ICP配准方式由于缺少严格的平差机制以及累计误差问题,配准的整体精度得不到保障。针对上述问题,采用高精度相位式与长距离脉冲式扫描仪相互协作的扫描方式,并引入基于大场景整体控制网的配准方法。窟区点云通过整体控制网配准,消除误差积累,以提高配准精度。通过在长约1 km、宽约0.3 km的实验区里采集的多达20亿点云数据的配准实验,证实与传统控制测量单站配准精度(5 mm)相比,ICP配准方法的精度(11 mm)仍有待提高。

    2015年03期 v.40;No.177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9 ]
  • 地面激光点云与纹理影像的自动配准

    钱金菊;杨必胜;陈驰;董震;

    针对建筑物场景存在丰富的线特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特征的地面激光点云与纹理影像自动配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初始配准参数的情况下,仅利用提取的线特征能够实现激光点云与影像的自动配准,并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

    2015年03期 v.40;No.17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7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6 ]
  • 结合点云和影像的标靶自动识别与中心提取

    李庆;雍小龙;黄先锋;张帆;

    针对多站地面激光点云拼接中标靶自动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光学影像和点云深度信息的标靶自动识别方法,以及模板自匹配的标靶中心提取方法,实现了标靶的自动识别和中心提取。经室内、室外两种环境真实数据的验证,该方法能自动识别布置在室内、室外场景中的标靶;对自动识别的标靶进行中心提取,精度均在2 mm之内,与人工提取结果一致,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该方法为基于标靶的点云自动拼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015年03期 v.40;No.177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3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2 ]
  • 基于ORB算法改进的影像匹配方法

    陈慧颖;刘进;杨洁;向夏芸;

    在摄影测量学中应用ORB算法时,影像匹配存在特征分布不均、误匹配率较高及匹配精度为整像素级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如下改进,控制特征数目及特征分布,增加核线约束及相关系数条件,结合最小二乘匹配算法。此外,为了增强该算法对大角度旋转影像的适应性,将影像间的仿射变换参数作为最小二乘匹配中几何畸变参数的初始值。实验证明,该算法应用于影像匹配时,不仅可以保持ORB算法的高效性,获得均匀分布、高精度的匹配特征,而且对大角度旋转影像具有一定适应性。

    2015年03期 v.40;No.17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227 ]
  • 一种规则化自然语言位置估算方法

    陈功;李霖;邢小雨;蒯希;

    位置信息是位置信息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位置信息的转换对统一位置信息描述和信息之间的空间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估算规则化自然语言位置的空间位置的问题,首先分析了规则化自然语言位置的特征和内涵,总结出其结构化的表达形式;然后提出了一种规则化自然语言位置估算方法。

    2015年03期 v.40;No.17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3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7 ]
  • 一种新的非差FCBs估计方法

    易文婷;陈亮;郭海林;毛勇;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差FCBs估计方法,利用三角函数周期特性消除整周模糊度,避免了模糊度固定的难题。基于该方法,实现了PPP模糊度固定。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度固定后,北、东、高程3个方向上的RMS分别从1.44 cm、3.37 cm、2.88 cm减小到0.75 cm、0.78 cm和2.06 cm,分别提高约47.8%、76.8%和28.5%。

    2015年03期 v.40;No.177 43-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1 ]
  • 基于残差改正的动态非等时距灰色模型及应用

    徐旭;黄声享;高方强;刘淑官;

    介绍了动态非等时距GM(1,1)模型的建模原理、建模过程以及精度评定方法,阐明了动态非等时距GM(1,1)模型中维度选择、残差改正的问题,结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实例进行分析,将动态非等时距残差GM(1,1)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得出动态非等时距残差GM(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监测中具有很高预测精度的结论,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适用于高层建筑沉降监测。

    2015年03期 v.40;No.177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92 ]
  • 基于用户情境的POI个性化推荐模型

    邓鹏;李霖;陈功;李游;

    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情境的POI个性化推荐模型,结合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从空间、时间及属性3个方面分析了用户情境与POI之间的关联度,并利用关联度对推荐结果进行排名。实验表明,推荐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时间在较大程度上影响POI的推荐结果。

    2015年03期 v.40;No.17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7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18 ]
  • 基于实景显著性的行人导航数据模型

    张华兵;方志祥;郭翌寒;武捷;刘春平;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景显著性的行人室内外一体化导航数据模型,以支持基于实景的行人导航路径规划和引导研究和应用。该模型能够综合室外步行环境、公共交通网络和室内建筑等3种行人导航环境,组织实景显著性对象、全景图和步行路网等拓扑关系。以3种典型环境区域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可用性。

    2015年03期 v.40;No.177 57-5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53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0 ]
  • 基于最小二乘的WiFi匹配导航

    李桢;谭先科;

    讨论了WiFi室内定位技术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并以位置指纹匹配方法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定位算法及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的接收信号强度匹配方法。在仿真场景下,分别对该算法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位置指纹匹配方法相比,基于最小二乘的匹配方法可以达到子格网的定位精度。

    2015年03期 v.40;No.17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6 ]
  • 基于MENS-INS的智能手机室内定位系统

    徐元坤;

    针对目前室内定位技术前期指纹数据采集工作量大、成本高、需部署特殊硬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MENS_INS的室内定位系统。以Android系统为平台设计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利用手机MENS中的陀螺仪、加速计和磁力计获取数据,采用INS算法以及Kalman滤波,结合电子地图匹配算法,实现较长距离内定位精度控制在1~2 m,有助于室内定位技术的大规模推广。

    2015年03期 v.40;No.17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7 ]
  • 基于5DMarkⅡ相机的无人机测绘1∶500地形图可行性分析

    冯幼贵;邢著荣;韩玉琪;

    介绍了无人机航摄系统的组成,结合单位实际生产需要,利用无人机搭载佳能EOS 5D Mark II型相机进行航拍实验,实验主要测试了点的平面定位精度。结果表明,测区统计平面位置中误差归算至1∶500图上误差为0.37 mm,小于规范要求的0.5 mm限差,证明了采用无人机航测法可以满足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的需要。

    2015年03期 v.40;No.17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10 ]
  • 清朝时期中国地图测绘技术的发展

    马晨燕;李睿卿;

    通过研究中国清朝的制图历史,分析清朝时期的地图作品,对中国清朝制图技术做了概括和探讨。

    2015年03期 v.40;No.177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5 ]

科技信息

  • 《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正>由李德仁院士、李德毅院士和王树良博士共同完成的《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出版)获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该奖由中国出版协会主办,每两年评选一次,与"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并列为业界三大奖。专著面向大数据,提出数据场、云模型、地学粗空间和空间数据挖掘视角,构建空间数据挖掘金字塔,给出挖掘机理,介绍概念格,总结空间数据源,

    2015年03期 v.40;No.177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2 ]

行业应用

  • GIS技术支持下的电力智能选线

    付仲良;秦菡;刘震;

    针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智能优选,研究了选线的多种影响因素及其量化方法,设计了一种变分辨率网格数据模型,并结合GIS的地形分析和空间分析,提出了顾及诸多因素的最短路径选线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能选线系统。实验分析表明,智能选线系统选出的线路符合要求,而且其速度明显优于人工选线,为送电线路选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5年03期 v.40;No.177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60 ]
  • 利用FME进行空间数据库更新的实用方法

    陈再辉;冯杨民;王红霞;

    对空间数据库的更新模式进行探索,将空间数据库按照更新的精细程度分为区域级更新和要素级更新。针对两种方式的更新模式,以SDE空间数据库为例,根据要素空间拓扑关系,使用FME Workbench创建更新模板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更新。

    2015年03期 v.40;No.177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6 ]

  • 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正>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简称太空所,英文名称ISEIS)成立于2005年10月5日,其基础为中国科学院暨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国家遥感中心香港研究开发与培训基地、联合国亚太经社会遥感和GIS

    2015年03期 v.40;No.17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2015《测绘地理信息》征稿征订

    <正>期刊简介《测绘地理信息》(原《测绘信息与工程》)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为湖北专业技术优秀精品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

    2015年03期 v.40;No.177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