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波;乐阳;李清泉;
采用基于复杂网络拓扑特征指标的评价方法对环状、方格及自由形态三种典型结构形态的路网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实验表明:在规则路网中,环状路网具有最优的路网结构,方格路网其次;基于实证路网的分析也表明路网结构形态对于交通网络的通行效率及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影响。研究成果对交通规划及路网优化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3年03期 v.38;No.16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8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徐亚明;周建国;罗海涛;
结合嵌入式操作系统TinyOS的通信机制,从定位数据收集和控制命令分发两个方面出发,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了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集中式室内定位系统,并考虑了不同定位算法的数据建模问题。最后以三边测量法为例在实际环境中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
2013年03期 v.38;No.165 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曹文涛;郭际明;谢翔;周命端;
实现CORS电离层延迟的建模过程,通过构建双差观测方程解算出CORS电离层延迟量,然后利用VRS技术在流动站附近生成虚拟参考站,根据参考站与流动站的位置关系和网络插值算法,内插出流动站的双差电离层延迟项,比较流动站经过内插和实际解得到的电离层延迟项的差异,验证网络插值算法的可行性,实现CORS电离层延迟的算法解算过程。
2013年03期 v.38;No.165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1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仇立成;姚宜斌;祝程程;
GPS/INS组合导航技术包括两种组合模式:松组合与紧组合。在此分别给出了两种组合模式的算法,编程实现了GPS/INS松组合、紧组合两种组合导航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车载组合导航的实测数据,对定位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紧组合相比于松组合能够获得更好的定位精度。
2013年03期 v.38;No.16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下载次数:1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何豫航;岳俊;
使用CMVS\PMVS密集匹配方法,不需要任何诸如可视壳、深度图、包围盒等先验知识。输入SFM点集,先通过CMVS对影像进行聚簇,以减少数据量,再由基于贴片模型的PMVS方案通过匹配、膨胀、过滤三个步骤,在局部光度一致性和全局可见性约束下完成密集匹配。整个过程中算法能自动剔除外点与障碍物,最终输出结果为覆盖整个重建目标表面的小型矩形贴片集。CMVS\PMVS密集匹配方法适用于对无序影像和室外场景的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MVS\PMVS密集方法得到的三维点云非常密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013年03期 v.38;No.16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1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0 ] |[阅读次数:0 ] - 刘伟科;刘国林;闫满;
质量图引导的相位解缠算法是一种路径跟踪的算法,本文在三种经典相位质量图分析基础上,分别应用不同质量图引导的相位解缠算法对陡峭地形和平坦地形条件下的InSAR数据进行相位解缠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地形陡峭的数据选取相位导数方差得到的结果最可靠,而地形平坦数据选取伪相干系数图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2013年03期 v.38;No.16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吕成亮;何丹亮;
提出了新条件下CORS成果推广使用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从坐标系定义与实现两个角度对WGS84和CGCS2000进行比较,同时讨论不同条件下两者之间的最佳转换方法。
2013年03期 v.38;No.16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安平;李红伟;
GPS测量中,无法直接利用GPS测量高程代替水准高程,必须采用高程拟合方法将GPS大地高转换成正常高。本文介绍了几种GPS高程拟合方法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比较分析了这几种模型的适用性及精度的可靠性,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2013年03期 v.38;No.165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杨敏;艾廷华;雷华清;
针对地图综合中地图目标上下文分析,提出一个区分不同要素类层面、尺度层次及人文、自然特点的上下文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简单探讨了上下文的概念、内容、表现形式及相关计算方法。
2013年03期 v.38;No.165 36-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1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莉;刘庆元;余卓渊;
在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西江经济带现有数据,构建西江经济带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并详细阐述广西西江经济带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制与应用实践。解决了数据分析,管理,空间表达,空间数据可视化等问题,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促进了有关部门对西江经济带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同时为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3年03期 v.38;No.165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申焕;石晓春;胡勇修;
介绍了HDF格式和GDAL原理,重点研究了利用GDAL和ArcGIS Engine提供的接口来扩展ArcGIS Engine对HDF文件格式支持的技术实现,结果表明,利用GDAL可以扩展ArcGIS Engine对HDF文件的支持,最终实现多源空间数据访问。
2013年03期 v.38;No.165 43-4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琼;刘亚虹;张义明;
以2011年武汉市正射影像生产项目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利用ADS80新型传感器制作大比例尺正射影像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
2013年03期 v.38;No.165 46-4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志宜;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各类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为保证平台稳定、高效运行,需要从运维管理制度规范、运维机构与人才队伍、运维管理系统等方面开展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运维体系建设工作。
2013年03期 v.38;No.165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宿勇军;李艳;
采用GAMIT和GLOBK软件在ITRF框架下解算得到IGS连续观测站时间序列[1],针对汶川震区附近的IGS观测站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IGS连续观测站时间序列进行全面分析,揭示汶川震区附近IGS连续观测站时间序列异常和趋势变化与汶川地震震后形变的关系。
2013年03期 v.38;No.16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邝良寒;
基于开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框架World Wind,设计了堤防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框架及功能模块,提供了二三维信息辅助平台以及减灾决策分析工具,为堤防管理提供服务,可供水利水电行业其它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38;No.16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金权;郝金明;李付伟;吕志伟;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跨海大桥之一,大桥主体工程于2003年顺利开工建设,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为了大桥在运营期间的健康运行,采用了分段沉降监测方法对大桥进行了沉降观测。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特点,设计了沉降监测路线,提出了监测技术要求,对监测设备、监测标志、标志安放方式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要求。
2013年03期 v.38;No.16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易鹏;
以悬链线方程式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最小二乘为原则,在工程测量三维平面坐标系下,建立误差方程式,采用改进的迭代间接平差拟合法对悬链线方程式求解,完成对电力架空光(电)缆的数值拟合。以该算法为基础,采用C++语言,开发出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数值拟合软件,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工程测量中对电力架空光(电)缆的数值拟合的快速计算。
2013年03期 v.38;No.165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传明;
通过对房屋共有面积分摊方法的研究,分析分摊计算中数量集合的逻辑关系,提出基于关系矩阵的房屋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计算模型,给出了数学模型建立的原理方法和模型求解的过程,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了在《房产测量规范》规定的原则框架下建立的关系矩阵分摊计算模型是可行的。
2013年03期 v.38;No.165 64-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欧阳麟桦;方长远;严峻;
系统给出了影响测量塔全站仪定位精度的温度、湿度、气压气象因素对测量定位影响的模型,并借助仿真实验,理论上给出了确保施工中测量定位精度的温度和气压参数;分析了波浪因素对测量定位的影响,并以实际施工作业中常采用的Leica TCA 2003全站仪动态跟踪速度为参考,给出风力和浪高等极限参数。论文研究对实际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013年03期 v.38;No.165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