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钟鸣;阎建强;国卫红;
简要介绍了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利用分布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中部丘陵地带和西部高原山区的4个测量项目的数据,对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模型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索。
2013年01期 v.38;No.163 8-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魏成;花向红;唐琨;杨发群;
由地下导线测量不同布网方案对隧道横向贯通误差影响计算公式,通过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布网方案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在支导线中加测陀螺方位角定向边的位置、定向精度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关系。
2013年01期 v.38;No.16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史青;王子平;李朝柱;栗红宇;
基于水准网的特点,结合广度优先遍历的思想,实现了生成树算法,并简化了Dijkstra算法在水准网中搜索最短路径时的应用,提高了计算效率。
2013年01期 v.38;No.163 14-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童杰;席青骥;杨婧;
对青岛市某区GPS地籍控制网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由已知CORS基准站的高程异常利用二次曲面模型拟合得到了四等控制网点的正常高,通过对拟合点高程精度进行检验分析,验证了控制网精度的可靠性。
2013年01期 v.38;No.163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彦同;刘晖;张海平;张彦芬;
在网络RTK应用中,当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高差较大时,流动站定位精度会降低,甚至会导致流动站模糊度无法固定,此种情况对于在我国地形起伏明显区域内的网络RTK经常发生。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高差的综合误差内插模型,用此模型对误差进行内插,并和平面内插法、三维内插进行了对比。
2013年01期 v.38;No.163 20-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潘超超;周晓光;阳成飞;
首先通过外包矩形与定位点坐标确定候选道路遍历范围,然后通过计算包含定位点的道路外包矩形个数自动判断其所处路段是简单或交叉路段,继而对简单路段采用垂直投影,交叉路段采用历史轨迹进行匹配。最后采用c#语言实现了该算法,并与两类常用算法对比,验证了其优越性。
2013年01期 v.38;No.163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新力;
对GPS卫星定位中相对论效应的修正,若以GPS卫星信号在空间里实际传播的几何距离为最终的判断标准,则可以不依据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而直接达到这个目的;不仅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同时还包括消除了地球自转和GPS卫星的Sagnac效应的影响。
2013年01期 v.38;No.163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晓剑;匡翠林;张昊楠;
根据IGS超快精密星历和广播星历之间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算法,实现了用户端卫星(SIS)的完备性监测。数值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的检测出故障卫星,保证了系统的完备性性能。
2013年01期 v.38;No.163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露露;
介绍了GPS在空中三角测量的应用情况,以南宁市某县的一个测区数据为例,通过设计几种不同的试验方案,并用VirtuoZo软件分别进行处理,同时把结果与常规空三测量的试验数据精度进行对比,证明了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优越性。
2013年01期 v.38;No.163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铜;董岚;罗涛;梁静;刘璨;
介绍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推导了其高差观测精度公式。利用某一区域部分点间的三角高程对向观测反求此地的大气折光系数,然后对全站仪单向观测的高差进行改正,并将此方法应用到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园区地面标高测量中。
2013年01期 v.38;No.163 37-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升阳;高俊强;刘伟诚;
以上海轨道交通某盾构法施工区间中盾构姿态控制为例,介绍了盾构姿态控制的技术要求,分析了始发架、土体、管片姿态、注浆等对盾构姿态控制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量化分析了盾构姿态对管片姿态的影响,说明盾构姿态和管片姿态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2013年01期 v.38;No.16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崔建彪;陈志兰;牛志宏;
以沪昆高铁工程为背景,介绍沪昆高铁桥墩观测标的设置、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对沪昆高铁桥墩沉降数据进行了分析,表明桥墩是稳定的。
2013年01期 v.38;No.163 43-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杜金华;
为满足核电厂首级控制网精度要求,根据核电厂总平规划图,设计了山东海阳核电厂首级控制网布设图,详细介绍了核电厂首级测量控制网的建立过程和实施的技术方案,给出了核电厂常用强制观测墩的制作详图,论述了首级测量控制网平差方法、精度及结果,并对控制网进行了质量检查验收,得出该方案施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2013年01期 v.38;No.16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熊金海;吴迪军;熊伟;
简要介绍了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的建网与复测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阐述了港珠澳大桥GSN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建设特点、难点、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与维护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工程坐标系投影长度变形对主体工程施工的残余影响,提出了按精度等级由低至高、分阶段实施的海中高程基准传递的总体技术路线。
2013年01期 v.38;No.16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届;游振兴;阮汝伟;徐猛;
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沉降变形的规律及沉降预测的判定标准,结合某高速铁路桥梁沉降观测资料,分别用规范双曲线法、修正双曲线法、三点法、Asaoka法和GM(1,1)法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比较预测沉降量与实测沉降量的残差并计算各模型的曲线回归相关系数,对比得出适用于高速铁路桥梁沉降预测的方法。
2013年01期 v.38;No.16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陆益红;赵长胜;武宜广;李明哲;顾登明;
三维激光扫描仪因其非接触、速度快和全景式扫描的特点,能较完整、详细地获得文物古迹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信息,为以后的研究及修复提供更为完整的数据资料。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墓道及周围建筑进行扫描,对激光点云进行三维重建,制作出完整模型及其线划图,研究得到利用激光点云制作三维模型的方法。
2013年01期 v.38;No.163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纪立东;张宏伟;肖凡;李建国;夏晨;
将FG5/240绝对重力仪在蓟县地震基准台的观测结果与FG5/112在该点4次测量的均值进行了比对,两台仪器的互差为0.15×10-8ms-2,证明仪器FG5/240经过修理后性能良好,可以执行测量任务。
2013年01期 v.38;No.163 58-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骞;周云耀;吕永清;吴涛;刘川;
分析了用阶跃响应法测试倾斜仪传递函数存在的误差,提出了一种更加精确的利用仪器的任意输入数据和对应的输出数据来识别摆式倾斜仪系统传递函数的辨识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
2013年01期 v.38;No.163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