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郜允兵;谢传节;戴华阳;周艳兵;
对当前三种Web空间数据编辑中数据冲突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在Internet环境下采用版本管理机制进行多用户空间数据编辑,防止编辑过程中数据冲突的发生,尽可能维护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实现了空间数据的远程更新和多用户地图编辑的并发更新。
2007年01期 No.12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徐卓揆;刘德钦;林宗坚;
研究了Ajax技术在WebGIS中应用的可能性,讨论了在WebGIS中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异步通信机制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Ajax技术提升WebGIS的性能,同时指出了在WebGIS中应用Ajax技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07年01期 No.127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吕建升;须鼎兴;李娜;
介绍了一套以运筹学优化算法理论为核心,以GIS技术、GPS技术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服务于物流配送部门的车辆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2007年01期 No.127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彭良勇;黄全义;高德荃;
利用ArcGIS的离线编辑功能,借鉴数字测图软件中绘制地形要素的方法,探索了一套比较方便、实用的,可直接在ArcGIS环境下更新地形数据的方法和流程,实现了基于ArcGIS的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库的日常数据更新。
2007年01期 No.127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泽鹏;
分析了基础地理数据在应急指挥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基础地理信息在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并实现了广东省应急指挥系统国土资源子系统的建设。
2007年01期 No.127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飞;农宇;韩元利;
提出了在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中模型匹配的问题,引入了空间栅格索引的概念,实现了设计模型在地形动态变化过程中与地形实时的无缝叠加。
2007年01期 No.12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鹏程;
介绍了一种基于MapInfo平台的小斑多边形自动聚合的方法,与基于MapBasic的小斑多边形自动聚合的方法相比,分析了其方法的优点,实现了广州市某区土地利用规划图制作过程中小斑多边形的自动聚合。
2007年01期 No.127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天克;缪剑;徐水平;杜丹;
介绍了一种基于定向理论的航线设计方法,利用设计结果实现了航摄仿真的技术与过程,讨论了实现航摄过程仿真预演功能对航摄工作的重要影响。
2007年01期 No.127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丽娜;费立凡;庞前聪;郑斌;
根据数字城市“地理数据4D化,地图数据三维化,规划管理VR化”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规划仿真系统设计方案,并以海口市三维仿真规划审批系统为例,探讨了三维仿真技术在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后继城市仿真研究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007年01期 No.12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孙颖;黄全义;
通过对消防灭火数字预案系统的需求分析,利用ArcGIS桌面应用程序ArcMap和其平台ArcObjects组件,实现了消防应急工具箱的制作。
2007年01期 No.127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郑琳;林怡;陈鹰;
讨论了SPOT5影像的成像模型和纠正方法,提出了成像模型和卫星参数约束条件联合解算的纠正方法,实现了某地区基于卫星参数约束条件的SPOT5影像的纠正。
2007年01期 No.127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成亮;邹峥嵘;李建文;闾海庆;
分析了控制点标志的选择与设计,采用了图像处理、Hough变换、角点与直线高精度定位算子等方法,实现了中南大学近景摄影测量二维控制场1 350个人工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和亚像素定位,仿真图检测平均精度达到±0.05 pixel。
2007年01期 No.127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朱波;聂桂根;
研究了利用星载GPS接收机进行低轨卫星与卫星时间同步,探讨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以Bernese 5.0软件为基础,对GRACE卫星的星载GPS接收机钟差进行了解算,具体分析了解算结果。
2007年01期 No.12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余志奇;黄声享;陈志兰;邢诚;
利用Surfer 8.0提供的Kriging插值法,对GPS在公路碾压施工中采集的同一仓面不同高程面的三组数据格网化,分别绘制了三组试验的等值线分布图和层厚三维图,并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该软件在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2007年01期 No.127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宗泉;贾志强;邢诚;付先国;
论述了采用椭球膨胀法确定区域性椭球面的方法,并给出了有关的大地经纬度计算公式,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建立了地方独立坐标系,并对相关结果与数据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2007年01期 No.12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志军;许坚;韩政;
结合载体的姿态测量数据,采用GPS天线阵技术判别干扰,利用自适应算法调整天线阵的波束角以抑制、剔除干扰,从而提高了GPS动态实时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不同方向的干扰信号都有较高的抑制比。
2007年01期 No.127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德保;黄军;杜伟;董魁;陈宝行;王伟;
叙述了山东省新一代大地测量基准的总体技术要求,探讨了GPS A、B、C级网平面与高程测量、二等水准网复测、三等水准网复测及补测和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技术关键,阐明了该项目的重要意义及预期精度指标。
2007年01期 No.127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田晓振;陈正阳;冯光财;郝卫峰;王潜心;
利用GSSF 2.0软件模拟出Galileo系统全球范围的卫星可见性、GDOP、TDOP、PDOP、HDOP、VDOP值,并与GPS进行了比较。
2007年01期 No.12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超;孙付平;朱陵凤;王爱兵;
在并置站上对GPS和VLBI两种空间技术测定的地心坐标进行了比较,经过历元统一、偏心改正和七个转换参数之后,得到了两种空间技术地心坐标之间的不符值,其可以认为是这两种空间技术的真正实现精度,这两种地心坐标三个坐标轴方向分量的外符精度都在1 cm之内,试验说明了GPS和VLBI确定的地心坐标已达到毫米级。
2007年01期 No.127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源;王志刚;
分析了数字地籍调查工程监理的难点,提出了监理工作的一般内容和关键事项,通过监理实践表明项目的进度、质量等得到了有效控制。
2007年01期 No.127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卫红;宋涛;李玉石;
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能自动整平对中的仪器支架,采用普通水准器和光电元件检测支架的水平性,由测绘员目测垂球对中偏差值并输入控制系统,通过小直流伺服电机自动调节支架的水平位置和支承点高度,构成了一个仪器支架水平性和对中性的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了仪器支架的自动整平和半自动对中。
2007年01期 No.127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菁;2007年01期 No.127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01期 No.127 5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01期 No.127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