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

Journal of Geomatics

 

   

访问量:382130
日访问量:11

高端论坛

  • 实景三维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

    刘冰鑫;张永军;刘欣怡;

    实景三维是传统测绘技术面向新时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一次转型升级。面对新的测绘需求,依照实景三维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的三级分类进行了需求分析。结合相关需求对倾斜摄影测量、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激光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等常用的模型重建方法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探究了多源数据融合建模的可能路线,总结归纳了现有实景三维建设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2023年04期 v.48;No.226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技术研究

  • 海量三维表面模型快速切片方法研究

    方园园;付仲良;李玉舟;张涵;

    针对大规模场景中三维数据的快速加载,对原始三维数据进行切片处理,是解决海量数据加载调度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提出一种基于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并行的三维表面模型快速切片方法,通过并行判断三角形与包围盒的空间关系,计算三角形与包围盒的交点并重新构建三角网,最后得到切片数据。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海量模型的切片效率。

    2023年04期 v.48;No.226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位置精度建模的机器学习方法

    杨蕊宁;张景雄;贺超;辛亮;王斯健;

    提出了利用机器学习对高分辨率影像的位置精度进行建模分析的方法。实验提取上海市资源三号遥感影像中心城区与郊区空间纹理统计特征,用作解释变量,构建位置误差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机器学习模型之间拟合差异,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整体拟合精度最优,其在两块实验区域拟合均方根误差(rootmean squares error, RMSE)均在0.9 m左右,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在郊区也有较好拟合结果。与常规方法相比,机器学习方法更有效,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相差较小,预测结果对异常值较小的样本可信度更高。所提出方法可通过模型预测影像逐像素位置误差,为精细地物信息提取和精度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2023年04期 v.48;No.22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从机载LiDAR点云中分割建筑物顶面的方法

    王瑄;季顺平;张俊章;

    建筑物的三维重建是根据现有数据自动恢复高精度建筑物三维模型的过程,它是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以及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从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点云中分割建筑物顶面的方法。首先通过欧式聚类来得到每一栋建筑物的点云,随后采用L0梯度最小化以及图割优化相结合的全局最优算法来获得平面分割结果。并在德国Vaihingen以及中国杭州数据集上进行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从LiDAR点云中自动获得高精度的平面分割结果,且具备强鲁棒性。

    2023年04期 v.48;No.22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轮式里程计的全景惯性SLAM系统初始化

    姜帆;相恒茂;季顺平;

    提出一种基于轮式里程计的全景惯性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初始化方法,用于地面测量系统、地面移动机器人中。在地面载体下,单目视觉惯性SLAM由于常加速或者纯旋转运动会出现退化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估计视觉尺度而造成系统初始化失败,而引入轮式里程计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基于轮式里程计的双轮差速模型推导了两个视觉帧之间的轮式里程计旋转平移的预积分模型;其次,提出一个系统初始化方法,先分步初始化视觉尺度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参数,再将全景相机、IMU、轮式里程计的观测值进行联合法平差得到精化后的初始化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得到较高精度的尺度信息,完成全景惯性SLAM系统的初始化流程。

    2023年04期 v.48;No.22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裂缝提取

    龚小强;邹进贵;曾晨曦;汪鸿柱;

    裂缝是主要的路面损坏,路面裂缝自动化提取对于维护和监测路面状况至关重要。针对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缺乏客观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的路面裂缝自动提取方法,实现了由路面图像自动生成裂缝二值图。并且阐释了不同尺度特征对语义分割的好处,并结合裂缝本身细小的特性,在U-Net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尺度特征提取分支。随后采用激励压缩模块进行两种特征的融合。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改进算法的F1分数、kappa系数分别可达74.28%和73.83%,相较于其他主流分割网络,提高了约2%。

    2023年04期 v.48;No.226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多尺度空洞卷积网络城市建筑物变化检测应用

    张缘;王冬;王晓华;相恒茂;季顺平;

    提出一种多尺度连体空洞卷积网络(multi-scale siamese atrou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SACNN)作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城市建筑物变化检测。首先,对数据集进行重叠裁剪。然后,使用MSACNN对两期高分辨率航空影像进行建筑物变化检测,它能够从两期影像的不同尺度的特征图中发现变化信息,分割出变化结果,并且借助两期影像最终生成的特征图得到两期影像的建筑物提取结果。最后,通过新西兰基督城2011—2016年的建筑物变化检测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MSACNN在像素级和对象级的变化检测上的表现优于CVA、SiameseCNN及FC-Siam-conc方法;获取的变化建筑物对象级精度达到78.5%,召回率达到88.9%。

    2023年04期 v.48;No.22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的郑州大都市区城市空间格局分析

    王戈飞;职露;邓荣鑫;

    利用“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影像,得到郑州大都市区的夜间灯光分布图。在此基础上获取各个区域的夜间灯光总量指数(total nighttime light index,TNLI)和夜间平均灯光指数(average nighttime light index,ANLI),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整体来看,郑州市TNLI和ANLI均为最高,超过其他4市总和;郑州大都市区内的城市重心位于郑州市中心东南方向,各地市的城市重心均位于各自主城区附近;郑州市的社会经济区位度在郑州大都市区内为最高,证明其在区域内独一无二的首位度,而其他城市与之差距较大。郑州大都市区的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区域内协同融合发展的程度还有待加强。

    2023年04期 v.48;No.226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双目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

    赵晓新;黄劲松;

    为了提高视觉导航在重复纹理、动态场景、光照变化以及非直线运动等复杂场景下特征匹配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减少在大尺度环境下的漂移。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的双目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该算法利用捷联惯性导航算法进行纯惯导解算,提供短时间内的相对位姿,在前端辅助视觉进行帧间跟踪;将视觉得到的相对位姿与惯导结果进行卡尔曼滤波,融合后的位姿作为里程计的最终位姿,从而调整局部地图。在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在跟踪阶段,惯导辅助可提高特征点匹配的成功率,在面对复杂场景时,可减少误匹配,保证跟踪的鲁棒性,相较于ORB-SLAM2(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2)算法与ORB-SLAM3算法,基于滤波的融合算法有更好的实时性。

    2023年04期 v.48;No.226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车载激光雷达点云快速栅格化算法研究及应用

    李玉萍;潘文武;田俊林;梁文海;

    针对车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量大、密度高且存在分层错位和噪点等情况,提出了一种具实时性激光点云快速栅格化算法,该算法根据雷达扫描精度预设栅格单元大小,可在不丢失对象形状特征的情况下,能快速完成点云数据平滑及降采样处理,并将数据量缩小为处理前的60%。将该栅格算法处理后的点云数据应用于深度学习,作为pointnet++神经网络的训练集及测试集,完成语义分割模型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1 s内完成上百万量级的点云栅格处理,并且经该算法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能有效缩短训练时长、提升网络测试精度。

    2023年04期 v.48;No.226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不同ISB估计模型的多GNSS组合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

    张郅一;程凌岳;谢新;

    多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中需要考虑系统间偏差(inter-system bias,ISB)的影响,定位时通常可采用时间常数、随机游走和白噪声模型对ISB参数进行估计。利用8个MGEX站观测数据和实时精密轨道钟差产品,基于3种ISB模型进行GPS+Galileo、GPS+BDS、GPS+Galileo+BDS组合的静态和仿动态实时PPP实验,研究不同ISB模型下的多GNSS组合实时PPP性能。结果表明,多系统组合静态定位模式下,ISB随机游走和白噪声估计模型的实时PPP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相近,优于时间常数模型;动态模式下,ISB白噪声模型的实时PPP性能表现最优,随机游走次之,而ISB常数模型的PPP结果较差。因此,在多GNSS组合实时PPP时应采用白噪声模型进行ISB参数估计。

    2023年04期 v.48;No.226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安卓智能手机原始GNSS参数的数据类型对伪距观测值和手机钟差的影响分析

    沈昱茹;史俊波;许超钤;

    安卓智能手机的伪距观测值,需要从Android系统API接口GNSS Clock和GNSS Measurement两个类中定义的原始GNSS参数恢复。其中,和伪距观测值有关的原始GNSS参数如FullBiasNanos通常为long类型,包含19位有效数字。在恢复伪距的过程中,使用double数据类型处理原始GNSS参数,会产生舍入误差,从而导致恢复出的伪距观测值不准确。目前,使用广泛的安卓智能手机原始观测值获取程序是Geo++RINEX Logger软件。实验证明:该软件恢复的伪距观测值,存在舍去2位有效数字的舍入误差。在单点定位结果中,舍入误差导致的伪距误差被手机钟差完全吸收,而位置结果不受影响。

    2023年04期 v.48;No.226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在国家高精度水准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田宗彪;陈海鹏;杨绪峰;周悌慧;陈宇恒;周进;

    国家高精度一、二等水准测量是建设国家垂直基准的重要手段,地壳垂直运动将直接影响观测成果质量。基于陆态网络260个基准站GNSS时间序列产品,张力样条函数插值得到中国大陆地壳垂直运动现状,结合高精度水准测量理论与实践得出分析重点区域,并围绕水准环观测闭合周期对正在开展的国家高精度水准观测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可为后续类似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2023年04期 v.48;No.226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RTK定位周跳探测方法

    范晓曼;黄劲松;

    针对载波观测值的周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周跳探测方法。该方法在逐历元递推的时候对模糊度进行实时估计,当载体的位置和速度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时,倘若出现周跳,对应模糊度的值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前后历元模糊度做差即可获得周跳值及其方差值;之后使用LAMBDA方法对周跳进行固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周跳探测能力,对于静态数据在99%的情况下能正确确定周跳值,对于动态数据在80%的情况下能正确确定周跳值,且该方法的效果不受频率和周跳卫星数量影响。

    2023年04期 v.48;No.226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高斯过程的变形监测组合建模与预测

    张旭辉;郭际明;徐士月;

    变形监测中同一对象多个监测点的变形有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对监测点进行分类,将同类监测点数据加入高斯过程建模,建立时间序列+灰色模型+同类监测点的高斯过程模型。结合太湖隧道围堰监测数据案例,与时间序列、GM(1,1)、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该模型在垂直围堰方向上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6.7%、88.3%、22.2%。

    2023年04期 v.48;No.22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圆曲线拟合的牛顿算法及其应用

    胡宇;李英冰;康雄华;

    基于最小二乘准则,圆曲线拟合算法由于目标函数线性化方法及选取拟合参数不同,算法的收敛速度往往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将圆曲线参数方程展开至泰勒级数的二阶项,给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法的圆曲线拟合的迭代算法。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由于每次迭代计算了二阶项,相比圆曲线拟合的经典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并且整体表现出观测噪声越小、观测点在圆周上分布越均匀时收敛越快的特点。圆曲线拟合的牛顿算法对于测绘实践中海量数据情况下的非线性曲线和曲面拟合的同类算法,如点云数据的工程建筑、工业设施等拟合算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2023年04期 v.48;No.226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拉普拉斯平滑约束的地震同震滑动分布方法

    徐仁泰;

    在同震滑动分布反演问题中,拉普拉斯平滑约束通常用于避免矩阵秩亏并且确保子断层之间的平滑。然而传统的拉普拉斯平滑约束会大大低估断层的最大滑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定权拉普拉斯平滑约束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主滑区域集中在浅部的地震。利用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和基于深度定权拉普拉斯平滑约束设计模拟试验,并将这两种方法运用到2009年拉奎拉Mw 6.3级地震中。在模拟试验中,基于深度定权的方法较传统方法在最大滑移量上精度提升了4.4%。在拉奎拉地震中,基于深度定权方法与传统拉普拉斯方法反演得到的最大滑移量分别为1.02 m,0.97 m。模拟试验和拉奎拉地震反演结果表明,对于主滑移区在断层浅部的地震,基于深度为拉普拉斯约束定权的方法可以较有效地解决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反演断层滑动分布会低估最大滑动量的问题。

    2023年04期 v.48;No.226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等级价统一模型支撑的合浦县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

    胡石元;陈卉;唐旭;赵林;耿红;

    针对合浦县基准地价评估工作的实践需求,基于城镇土地价格的层次系统关系,构建了以县域土地等指数和镇内土地级指数为自变量、以统一个别因素条件内涵的地价为因变量的“等级-价”关系模型;通过地价抽样和回归分析,实现了合浦县15个镇(乡)、5类城镇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统一建模与评估。研究科学有效地解决了评估范围空间离散、地价样本缺失带来的统计学问题,提升了基准地价评估的工作效率,对于完善城镇地价评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4期 v.48;No.226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长株潭城市群耕地资源数量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黄绘青;王伟;刘莉;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1980—2020年耕地空间分布信息,利用景观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区域的耕地数量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展开探讨,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的耕地面积较1980年减少了7.84%,主要流入建设用地,耕地景观由“大景观”向“小景观”转化。(2)耕地流失可以分为:原始快速流失期(1980—1995年)、间歇平稳流失期(1995—2000年)、二次加速流失期(2000—2010年)和成熟稳定流失期(2010—2020年)4个阶段。(3)各县区耕地流失呈不均衡布局趋势,具有显著“中心—边缘”特征,流失强度具有“市辖区>县级市>县”的空间格局,逐步由“中心点”向“周边面”扩散。(4)在自然环境本底(基础约束力)、农业科技发展(内生调整力)、人口经济增长(核心推动力)和政府政策调控(重要保障力)的4维驱动下,以人类活动为媒介在相互作用和掣肘中推动耕地的时空演变。

    2023年04期 v.48;No.226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旅游要素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陈英杰;吴金华;

    基于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与其他多源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双变量空间自相关(Moran’s I)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西安市全域范围内旅游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安市旅游各要素在空间上形成了“内密外疏、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方向分布呈现“东北-西南”走向分布;(2)西安市餐饮、出行、购物与娱乐要素之间联动发展,游览要素与其他旅游要素的空间关联程度较差,空间布局有待优化;(3)西安市交通路网、人口密度、夜光指数是旅游各要素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距行政中心距离是旅游各要素空间分异的辅助因素。

    2023年04期 v.48;No.226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下载次数:1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码头综合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谭辛;张鹏林;

    码头作为港口的主要组成设施之一,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码头实际检测中获取的整体技术水平、耐久性、安全性和适用性4个定性指标,提出指标量化及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并构建综合质量指数模型。以76个码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所构建的综合质量指数模型进行综合质量水平评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

    2023年04期 v.48;No.226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垃圾焚烧发电厂大气环境风险评估研究

    李泓丽;张鹏林;

    垃圾焚烧发电厂是目前国家主推的垃圾处理方式,对于达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长口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为研究对象,基于ERPGs风险等级划定标准,利用添加数字高程模型的改进高斯烟羽模型,模拟生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发生泄漏时有害气体的扩散范围以及人口分布,实现环境风险评估的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有害气体泄露后扩散范围和受险人口数相近,但扩散范围内不同风险等级分布差异较大。

    2023年04期 v.48;No.226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划拨土地经营性利用视角下的学校住宿费价格评估及监管机制

    唐旭;冯浪;胡石元;赵林;耿红;

    旨在以学校住宿费分析为代表设计划拨土地经营性利用价格评估的方法,为政府实施划拨土地经营性利用价格监管提出探索建议。基于划拨土地管理政策和不动产经济理论,剖析了学校住宿费中房屋收益、房屋折旧、管理服务费和房屋维修费的基本构成;构建了以普通住宅租赁为参照的学校住宿费市场比较评估方法,以武汉大学弘博学生公寓为实例进行了方法的可行性验证;提出了从信息监测发现、动态科学评判和部门联合监管等三方面构建划拨土地经营性利用的监管机制。研究对于政府完善土地利用经济监管、严肃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23年04期 v.48;No.226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可视化研究

    蔡祎;艾松涛;赵前胜;

    中国是风暴潮灾害发生频率最高、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多年来,风暴潮灾害给我国东南沿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本研究整理了我国东南沿海1989—2018年的风暴潮灾害数据,对风暴潮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我国东海、南海沿岸受台风风暴潮灾害侵袭频次最高,渤海、黄海沿岸温带风暴潮灾害较为频繁,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受灾最严重。随着年代变化,在灾害频次总体上升的情况下,大灾减少,小灾增多,灾害损失整体上有所减少。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风暴潮减灾防灾成效明显,目前的灾害时空分布格局可以进一步从宏观层面指导风暴潮灾害应对工作。

    2023年04期 v.48;No.226 116-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k-Shape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时空聚类分析

    罗希;贾涛;

    采用k-Shape方法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站点进行聚类,得到5种站点活动模式;叠加土地利用数据得到站点附近主要用地类型,结合站点活动模式可将站点划分为工作型、居住型、娱乐型、运输型站点;统计站点集群5个工作日内的及早晚高峰时段的流量转移,探究站点集群之间的流量转移模式。研究发现:(1)人们骑行以短途旅行为主;(2)早晚高峰流量转移呈现相反的流向;(3)早晚高峰时段发生的跨类别骑行行为,均是由于站点集群之间的临近站点带来的转移流量;(4)与早高峰时段不同,晚高峰时段流量转移呈现出独有的娱乐模式。

    2023年04期 v.48;No.226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seq2seq模型在PM_(2.5)浓度预测中的研究

    余长慧;刘良;

    目前PM_(2.5)浓度预测研究主要是对未来1 h的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不能满足污染物浓度较长时间细粒度预测的应用需求。构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sequence to sequence,seq2seq)模型。模型主要由编码器、解码器和注意力模块3部分构成,其中,编码器用于提取时间特征,解码器使用注意力模块动态计算每个时刻的背景变量,从而预测未来时刻的PM_(2.5)浓度。使用2015—2018年北京市12个空气监测站点的小时级别的PM_(2.5)观测数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与基准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较好。

    2023年04期 v.48;No.226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云化微服务技术在电网GIS中的应用研究

    夏伟;蔡文婷;雷伟刚;白维贵;吉堂书;常昌;王军发;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对电网GIS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电网GIS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功能耦合性高、需求扩展不灵活、运转效率低和迁移部署困难等问题,因此急需对现有的GIS平台进行改进。首先对电网GIS发展及特点进行了概述,然后研究云技术和微服务架构技术,详细介绍云技术和微服务架构在GIS中的应用,最后依托南网云和商用GIS平台,将Docker容器技术和微服务应用到电网GIS云平台中,为电网资源管理提供支撑,解决高并发及大数据下GIS的响应慢、扩展性差等问题,提升了系统部署灵活性、鲁棒性和可靠性,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2023年04期 v.48;No.226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3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工作流的空间数据质量检查方法

    任恒一;史文中;

    将地理计算按照业务逻辑进行组合后,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复杂空间数据的质量问题,这是传统空间数据质检的基本方法。现有的空间数据质量检查流程仍然无法摆脱大量的人工参与。面对日趋复杂的空间数据,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的质检算法和检查方法,但是在自动化程度、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提出和建立一套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复杂空间数据质量检查方法,通过其自动化的流程管理可以辅助进行空间数据质量管理,按照协作式数据处理、流程调度和并行计算流程执行3个方面完成质检自动化。在算法中有效地解决了空间数据质量检察中的复杂依赖关系。该方法能够应对实时的空间数据更新,使得复杂数据的质量检查高效率、自动化。通过地理国情数据的质量检查案例,验证了方法的特点和可行性。

    2023年04期 v.48;No.226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移动端地图集微信小程序发布技术与应用

    李石标;杜清运;任福;郭霖;陈伟;

    地图集制作精美,内容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面信息。为了满足新媒体时代下这一重要地理信息产品的社会化、大众化应用需要,将智能手机终端、微信小程序与服务器平台相结合,设计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地图集在线展示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地图集的浏览模块、交互模块和分享模块3个部分,并以2020年版《深圳市地图集》为例进行了实现。该系统很好地满足了图集的线上阅读需要,扩展了图集的展现形式,为今后移动端地图集在线展示系统的设计和传播策略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反馈和建议。

    2023年04期 v.48;No.226 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轨迹数据的出租车运行模式识别及效益分析

    蔡宇阳;李伯钊;牛彦芬;汪有为;

    基于上海市出租车轨迹数据,使用Hadoop分布式计算框架对出租车GPS数据进行处理,以出租车为对象提取其轨迹,并计算出租车的载客平均距离、轨迹中心与城区中心距离与回转半径3个指标,采用k-means++模型分类并定义5种出租车运行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划分标准下各运行模式出租车的时间、里程载客率与收入情况,分析各类出租车在各时间段的运行效益与运行特征。

    2023年04期 v.48;No.226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