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庆明;张慧子;肖琨;黄启雷;张月朦;石沛沛;孙胄;
利用武汉市医保数据和多源网络大数据,构建了同时顾及就业岗位分布、居住小区分布和人才住房选址偏好的城市人才住房布局规划支持方法。利用兴趣点数据和高德地图路径推荐,评价各居住小区对各就业地点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根据医保数据中的居住地和就业地字段,估计不同就业群体对通勤时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偏好特征;从招聘网站获取各类就业人群的潜在岗位空间分布,进而结合其偏好特征给出对应的推荐居住范围;最终综合各类职位的推荐居住范围信息,得到城市人才住房布局方案。
2021年S1期 v.4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9 ] <正>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21年4月发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遴选报告(2021—2022年度),《测绘地理信息》进入核心库。2021—2022年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列表(部分)《测绘地理信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测绘专业领域工程技术类期刊。《测绘地理信息》创刊于1976年,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等;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英国《科学文摘》(S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荷兰《地学数据库》(GeoBase)等数据库收录。
2021年S1期 v.4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徐泽潭;梁娟珠;许文鑫;
对福州路网形态与零售商业空间布局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城市商业功能区布局、道路规划以及政府部门商业规划提供支持。本研究以福州市三环内城区的购物服务兴趣点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零售商业的空间布局,基于空间句法轴线模型计算福州城区轴线变量值,定量分析福州城市路网形态与零售商业布局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零售业态集聚程度具有差异性,商场聚集程度最强,便利店聚集程度最弱。(2)福州市零售商业空间布局呈现为多核心聚集。(3)福州城市路网形态中,全局集成度和连接值不够协调,控制值和连接值则表现得较为协调。(4)在道路轴线变量值中,全局集成度与零售总体布局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的零售业态中,便利店与城市路网形态的相关性最高。
2021年S1期 v.46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0K] [下载次数:1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5 ] - 弓婷;李建松;何丽华;廖子同;赵玉敏;谭蓓;刘权毅;田桦林;袁丁迪;
襄阳市地处国家"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布局产业地图的汉江经济带的战略布局支点,其城市发展对打造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服务襄阳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空间统计、空间分析、综合指标模型和大数据分析等评价方法,对襄阳市的区位优势和竞争力、人口分布和结构、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基础和结构、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短板,提出了空间发展战略建议。
2021年S1期 v.4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9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9 ] - 高乐乐;王兴乐;周开晴;莫金文;
传统的盲道现状调查研究多集中于问卷调查方式,无法为盲道问题解决提供数据依据及宏观决策支持。因此,提出基于GIS建模的城市盲道现状分析法,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处理及空间分析功能,从盲道要素的GIS表达及盲道占用的GIS表达两方面数字化的展示城市盲道现状问题,为后续解决该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并以宁波市海曙区部分片区为例进行应用研究,研究显示海曙区存在大量盲道占用及损毁等问题。
2021年S1期 v.46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1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李昊明;蔡忠亮;
为探索土地利用紧凑性与城市交通拥堵之间的联系,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以大规模出租车数据为数据基础,结合拥堵识别指标,简要分析武汉市常发性拥堵时空特征。以路段的拥堵属性和路段之间的空间邻近关系为参数,采用谱聚类等方法将武汉市分为42个交通小区。然后,结合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计算各交通小区内的景观指数和交通运行指数。最后以交通运行指数为因变量,各景观指数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可能会降低拥堵发生的概率,改善道路交通运行状况。
2021年S1期 v.46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1 ] - 唐爽;李洋;刘洪波;张晋祥;杨乃;
随着室内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的蓬勃发展,如何在线实现室内平面图的配准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支持地理配准功能的GIS软件基本都只提供桌面端服务,鲜有基于网页端开发的在线配准工具。本文提出了一种室内平面图的在线配准方法,给出了室内平面图在线配准方法的基本流程。用户将室内平面图加载至地图上之后,可通过平移、旋转、缩放地图或室内平面图,使室内平面图与地图上的轮廓吻合,达到地理配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进行在线矢量化,并可将矢量化数据导出为GeoJSON数据。该方法已在室内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研发中得到成功应用。
2021年S1期 v.4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张菊;
微信小程序因其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等优点,推出一年多来已开发出近60万个小程序,但这些应用鲜有基于地图服务的。本文对基于地图服务的微信小程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在微信公众平台和Bmob云平台的支持下,调用百度地图API,实现了"成理圈子"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开发。该小程序成功将生活服务功能和百度地图服务功能整合在一起,为微信小程序在地图服务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1年S1期 v.46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7 ] - 吴瑞龙;何华贵;张鹏程;杨卫军;王明省;杨梅;
网络地图服务是WebGIS实现空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的基础。基于开源地图服务器软件GeoServer,研究其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接口技术内容,以矢量数据源为例,设计并实现了矢量地图服务自动发布模块,最后阐述了在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时空大数据挖掘分析子系统中的应用。本文研究可以为其他WebGIS应用系统的矢量地图服务自动发布提供一种参考方案。
2021年S1期 v.4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2 ] - 李军;孙文童;梅晓龙;刘举庆;朱守杰;董元昊;王金阳;
三维虚拟校园经过深入发展建设,功能愈加丰富,设计愈加美观,起到良好的展示作用。但是目前三维虚拟校园系统的数据类型单一,未能有效整合校园多源信息,且多以静态信息为主,现势性差。基于上述问题,以精细三维实体模型数据为主,融合三维表面模型数据、全景数据、实时动态信息、视频数据、校园设施数据等多源信息,在解决多源数据传输、组织与建模等关键技术基础上,基于Cesium三维引擎设计了虚拟校园系统架构,并开发实现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虚拟校园系统和功能。
2021年S1期 v.46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下载次数:10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2 ] - 董皓男;叶晓彤;郝从朴;
随着大型商业建筑内部结构趋于复杂化,在室内火灾等紧急事件发生时,有效的疏散路径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实时监测的Dijkstra优化算法的疏散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建立了综合考虑人数、火灾情况和火灾隐患的赋权模型,给不同人群聚集点赋予合理的疏散优先级;其次,提出了可以考虑动态人流分布以避免拥堵的改进Dijkstra算法;最后给出了室内火灾疏散路径规划的实现步骤。模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优先疏散火源点附近房间,同时最大可能避免疏散路径上的拥挤,保证疏散方案的稳定性。
2021年S1期 v.46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8 ] - 闫利;徐青;刘异;
针对植被目标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注意力网络的遥感影像植被提取方法。首先,针对不同环境地形气候条件下植被差异化的特点和植被与其他地物共生混杂导致植被出现错分的特点,设计了空间注意力模型,对上下文信息进行适配推理以优化网络提取边界。然后,建立完整的注意力网络模型,将影像特征输入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获取植被提取结果。通过植被数据集进行试验表明,本文提取方法性能优良,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2021年S1期 v.4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下载次数:7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 陈立波;聂倩;陶鹏杰;
随着倾斜摄影及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测绘领域对于实景三维建模自动化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点云控制的倾斜影像高精度定向方法,通过对倾斜影像空三加密点的刚性变换和基于LiDAR点云控制的影像区域网平差的非刚性优化两个步骤,实现了基于LiDAR点云的云控制,有效提高了倾斜影像空三精度,为高精度实景三维自动化建模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S1期 v.46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3 ] - 冯杰婷;胡翔云;
提出了一种基于Cascade R-CNN的建筑物自动检测方法,在自己制作的建筑物数据集上,将经典的Faster RCNN训练结果作为基准实验数据,同时利用候选区域提取卷积神经网络和多阶段级联模块训练数据集。在测试集上利用训练模型进行建筑物检测,得到每张影像中建筑物的类别、位置和置信度,并通过多项评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的精度评定。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在建筑物检测上有一定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2021年S1期 v.46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7 ] - 刘迪;张景雄;贺超;杨蕊宁;王宇;
提出了基于回归克里金的不透水覆盖百分比(percentage impervious cover,%IC)遥感信息的精化方法,对%IC的趋势和残差分别进行空间估计和内插,以实现精化目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的%IC精化实验表明,3种回归克里金方法均对%IC产品的质量有所改善,证明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中,支持向量回归-克里金的效果最好,平均绝对误差降到了6.95%,均方根误差降到了14.10%,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小样本问题。
2021年S1期 v.4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4 ] - 蒋科迪;殷勇;贾培红;张凌;李月;
基于多时相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利用RS和GIS平台获取海岸带和近海资源环境信息是当前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一大热点。区别于直接从地形地貌学、海岸动力学角度对陵水海岸类型的调查和判读,研究利用1987—2017年多时相遥感影像,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GIS技术和目视解译标志定量获取陵水近30年陵水岸线空间位置变化和双湖区(新村潟湖、黎安潟湖)面积变化信息。与此同时,对影像所反映特征信息进行针对性的野外考察,解译陵水外沿海岸20个侵蚀岸段并探讨双湖区演化规律,最终为准确评估陵水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S1期 v.46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饶锦蒙;余建军;朱校娟;杜田;任福;
遥感影像在经过裁剪、几何校正或投影变换等操作后,部分区域会充斥大量无效像元,亦即常见的黑边或白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矢量边界提取的遥感影像无效像元剔除算法,从遥感影像中自动提取出有效、无效像元的矢量边界并将其转化为栅格掩膜用于剔除无效像元。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方法中误检和漏检的情况,并对复杂边界条件下的遥感影像无效像元检测与剔除具有显著的效果。
2021年S1期 v.4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1 ] - 孙义林;崔兴洁;熊俊楠;欧海沨;王启盛;廖虹怡;
成都市是中国四大雾霾高发地之一,科学分析其PM_(2.5)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对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PM_(2.5)监测方法主要以监测站点为主,但是受站点数量、密度的影响,难以在大范围开展研究。因此,使用2018年成都市逐日MODIS L1B影像数据,基于暗像元(dense dark vegetation,DDV)法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使用能见度数据和空气相对湿度数据分别对AOD进行垂直订正和湿度校正,通过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成都市PM_(2.5)浓度并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湿度校正后的AOD与PM_(2.5)间的决定系数(R~2=0.716)优于初始决定系数(R~2=0.275)和仅进行垂直订正获得的决定系数(R~2=0.634)。依照PM_(2.5)-AOD模型进行月尺度精度验证,决定系数R2为0.708,P值小于0.001。(2)PM_(2.5)在空间上呈现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递增的趋势,在季节上具有冬季浓度(58.8μg/m3)>春季浓度(51.0μg/m~3)>秋季浓度(39.9μg/m~3)>夏季浓度(32.2μg/m~3)的特征。
2021年S1期 v.46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8K] [下载次数:1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7 ] - 张永洪;席梦丹;
针对目前高分辨率遥感建筑物提取分割尺度失真和边界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洞型U-Net++网络模型用于建筑物语义分割的方法。该方法顾及全卷积网络在下采样提取特征的过程中损失的遥感影像细节特征,通过必要的长连接和短连接还原了下采样带来的信息损失,利用空洞卷积使模型能够适应不同尺度的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在Massachusetts建筑物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完整提取遥感影像中的建筑物信息,在测试集上准确率达到了89.37%,平均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达到了72.35%。
2021年S1期 v.46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1 ] - 荣子豪;胡翔云;
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分类中存在的类内差异和类间相似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细粒度注意力残差网络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场景分类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了不同尺度场景信息、细粒度信息以及特征通道信息。首先,对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逐层学习到的从底层到高层的特征映射图进行优化融合,增强模型的鲁棒性;然后,在网络的顶层添加双线性池化层提取影像的细粒度特征;最后,使用注意力机制模块来增强影像的有效特征用于分类。在AID和NWPU-RESISC45数据集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实验表明,该分类方法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也能更好地区分相似场景类别。
2021年S1期 v.46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傅柳军;龚烨;李礼;万伟;姚剑;
ORB-SLAM3(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是当前最优秀的视觉SLAM算法之一,然而其基于静态环境的假设导致算法在高动态环境下精度不佳甚至定位失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光流和实例分割的动态特征点去除方法,以提高ORB-SLAM3在高动态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并且在TUM数据集上进行了RGB-D相机模式和单目相机模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1年S1期 v.46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1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5 ] - 贾文翰;刘越岩;胡守庚;
以宁夏石嘴山Landsat8影像、高分二号影像、LIDAR数据插值生成的DEM数据和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等为数据源,首先利用一年多期Landsat8影像确定提取草本湿地的最佳时相;然后对最佳时相的高分二号融合影像、DEM数据等进行多尺度叠置分割,选取NDVI、湿度、坡度、色调等特征,采用决策树分类获得草本湿地信息,构建草本湿地样本库;最后探讨卷积神经网络ResNet34用于高分卫星影像提取草本湿地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ResNet34方法同决策树分类法提取结果相比,提取的效果明显提高,适用于草本湿地信息提取。
2021年S1期 v.46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5 ] - 邱歆煜;黄玉春;
提出了一种对高程度畸变图像的畸变纠正方法,并同时比较不同相机畸变模型纠正效果。由于无畸变的真值坐标不能在图像上直接量测,首先基于透视投影中的射影不变性得到相机在无畸变情况下的真值像素坐标。各畸变模型的最优参数通过最小化畸变模型纠正结果与无畸变真值坐标的差值来求解,模型参数的初值为最小二乘的线性闭合解或零,然后通过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迭代得到模型参数的最优值。各畸变模型的纠正效果通过棋盘中横向和纵向共线程度的量化统计指标来进行评价。同时通过比较畸变模型纠正结果和基于射影不变性计算的真值分析不同畸变模型对相机畸变的模型拟合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高程度畸变图像进行纠正,并比较和评价不同相机畸变模型的畸变纠正效果。
2021年S1期 v.46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1 ] - 欧阳文一;姜卫平;周晓慧;王健;李武东;
共模误差(common mode error,CME)是GNSS坐标序列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本文采用区域叠加滤波、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MSSA)3种滤波方法对美国板块边界观测监测网下平均基线长度为410 km的119个测站约10 a(2007-12—2017-12)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3种方法的整体共模误差剔除百分比依次为29.83%、36.91%、26.71%,均能提高坐标精度;相对而言,主成分分析法滤波效果更好,能更好地剔除测站共模误差。
2021年S1期 v.46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1 ] - 赵朋;何骞;
基于WiFi的位置指纹定位技术由于其成本低、定位精度高等优势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针对目前AP(access point)选取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度增益最大化AP选取算法,详细说明了算法的原理和步骤。实验分析验证了本文新提出的精度增益最大化AP选取算法的可行性,它能适应R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信号的非线性,通过逐次循环选取保证了系统的正确率和准确率,避免漏选和错选,有更多的选择可能和更高的定位精度。
2021年S1期 v.46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6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7 ] - 欧书圆;张卫星;
利用地基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GPT2w(global pressure and temprature 2 wet)模型估算的气象数据的精度,并将GPT2w估算的气象要素结合地基GNSS测站观测资料进行了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的反演,结果表明:就BJFS测站在夏秋之季而言,无论是日尺度还是小时尺度上,由GPT2w估算的气象要素来反演的PWV与利用地基实测气象要素来反演的PWV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优于2 mm,且两种尺度上两者RMS的偏差为亚毫米级,这为地基GNSS测站气象数据缺失时反演PWV提供了一种参考思路。
2021年S1期 v.46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7 ] - 李永杨;刘飞;
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位移检测技术在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测上的应用情况。这种位移监测设备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施工现场变形位移检测,24 h在线上报受地铁施工影响的铁路运行区域的地面沉降、路基沉降、铁路轨道变形、接触网立柱倾斜与沉降等多种位移变形数据。与之配套的施工安全监测系统可对现场上报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根据规范设定的安全限值进行数据异常、超限等报警,还可提供监测数据的实时在线浏览、分析、数据报表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可靠、高效的新型智能监测技术。
2021年S1期 v.46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5 ] - 廖福忠;胡冰峰;胡卫华;郭啸川;
单频精密单点定位无法通过不同频率观测值的线性组合来消除电离层误差,如何处理电离层误差成为单频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难点。本文将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GIM(global ionosphere map)产品作为虚拟电离层观测量,建立电离层约束的单频PPP模型;虚拟电离层观测量的先验方差分别采用常数约束、时空约束和逐步松弛约束3种方法确定。通过4个IGS站连续10 d的BDS数据,对标准PPP和3种不同先验方差的电离层约束PPP进行单频PPP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常数约束和时空约束的PPP定位精度低于标准PPP,而逐步松弛约束的PPP定位精度与标准PPP相当;电离层约束PPP收敛性能明显优于标准PPP,4个测站收敛时间平均减少了16.2%。
2021年S1期 v.46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2 ] - 陈媛;
利用滤波辅助的部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partl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PEEMD)与Hilbert谱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高程时间序列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采用滤波辅助的PEEMD方法分解高程时间序列中的特征分量,然后应用Hilbert谱分析在频率域上对特征分量进行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区域的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测站十几年的高程时间序列中,并将滤波辅助的PEEMD的结果与传统的小波分解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地提取出了IGS高程时间序列中4 a、2 a、1 a周期的特征分量,且滤波辅助的PEEMD分解的结果与小波分解结果一致,可以获得一个与原始时间序列符合较好的趋势项。
2021年S1期 v.46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娄明明;巩华刚;徐子兴;张自发;张广学;房振;
介绍了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l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技术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并利用哨兵数据,通过D-InSAR技术获得反演的矿区地表沉降图,对矿区地表采动过程中的沉陷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煤层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降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采煤工作面的推进与地表沉降相关性分析。探求了一种面向矿区的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的方法,为矿区的安全开采、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21年S1期 v.46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1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7 ] - 冯江海;吴延平;陈连;孙明博;刘少英;
针对小投影带区域跨带拟合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多面函数法拟合和多项式曲面拟合在分带拟合和改变投影带后拟合方面的精度,并对利用大地坐标进行直接拟合的拟合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统一投影带后的拟合效果优于分带拟合效果,多面函数拟合精度优于多项式曲面拟合精度;当拟合已知点跨越多个6°投影带时,利用大地坐标进行直接多面函数拟合,拟合精度相对较好。
2021年S1期 v.46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6 ] - 付建强;李淑慧;周厚香;谢名强;张靖雷;徐泽远;
采用经典的Hatch滤波方法进行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单频接收机数据会引入电离层变化率的累计误差。根据电离层变化率和伪距噪声的大小,可使用自适应窗口的最优Hatch滤波平滑。利用相邻测站观测数据求解单频接收机伪距噪声,利用全球电离层模型(global ionosphere maps,GIM)求电离层变化率,实现对低价单频接收机最优窗口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方法的构建。实测数据算例表明,相对于经典平滑方法结果,基于最优窗口的相位平滑伪距单点定位结果在N、E、U方向上定位结果的精度均有所提高,其中N方向上提高了11.0%,E方向上提高了18.3%;U方向上提高了23.8%。
2021年S1期 v.46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1 ] - 梁艳;
高精度解算2011—2017年覆盖新疆地区的166个CORS站单日解坐标,并提取坐标时间序列,获得各个站点实测速度。对新疆地区速度场以及板块进行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水平运动趋势为北东向,在新疆东部及天山北部运动趋势主要为东向,且总体运动速度为由西向东减弱。垂直速度场运动表现出塔里木盆地西部及天山东部呈现下降趋势,而天山北部呈现抬升趋势。新疆相对于欧亚板块的形变特征为自北北西逐渐转向北北东,水平运动趋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弱,具有明显地东西和南北方向不均匀性。基于新疆II级构造块体运动欧拉参数得到的各构造块体内部形变速度明显小于基于欧亚板块作为背景场的形变速率,其北方向和东方向速度RMS值均不超过2 mm/a,反映该块体内部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2021年S1期 v.46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0 ] - 沈翀;范晓进;
使用数字影像对激光光斑中心定位是光学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1])。对于数字图像的处理,OpenCV是开源、免费的计算机视觉库,利用其所包含的函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2]。鉴于此,本文调用OpenCV的库函数对数字影像进行处理。详细流程如下:首先,将三通道的影像分割成三幅分别为R、G及B的单通道影像;接下来,截取R通道的影像中包含光斑的ROI;其次,通过对ROI影像二值化及使用圆形结构元素的开运算;最后,提取光斑连通域轮廓,再用椭圆拟合函数定位光斑中心。由于椭圆拟合算法直接决定了激光光斑中心定位的准确性,本文再介绍一种改进的二次曲线标准化算法。比较OpenCV方法和改进的二次曲线标准化法激光光斑中心的提取结果,明确了OpenCV中椭圆方法的原理,并给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021年S1期 v.46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2 ] - 王雪菡;贺蔚;李赟鹏;
以粤港澳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GBA)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旅游资源指数与旅游经济指数分析区域内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然后利用重心模型与空间错位指数,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与旅游资源空间错位现象进行具体研究。研究表明各个城市空间错位现象类型、程度以及发展趋势不同,随着时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空间错位程度变小,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愈发协调。
2021年S1期 v.46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1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1 ] - 钟朝阳;蒋晓敏;宋林刚;
在实际建筑工程消防测绘中,对于最不利点(离疏散门最远点)有相应的技术要求,针对人工判断最不利点容易出错、效率低,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障碍物的防火区最不利点计算算法,该算法综合可视图法和Dijkstra算法,可辅助作业人员快速准确定位最不利点,并提供相应的路径规划,作业人员只需实地测绘验证,对于消防测绘验收有重要意义。
2021年S1期 v.46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2 ] - 王聪;
在概述智慧城市应用和转型背景的基础上,对基于时空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包含的信息模型、数据治理以及数字底座呈现与能力等内容进行设计研究。结合疫情防控场景,思考基于数字底座的应用思路。研究对智慧城市数字底座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2021年S1期 v.46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16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09 ] - 蒋美容;张黎明;陈金萍;
为了对BIM模型在遭受攻击后进行快速有效的版权保护,提出一种稳健的BIM数据盲水印算法。首先,以原数据中的多面网格要素为单位,提取多面网格对象的所有网格顶点构造复数序列,对复数序列做DFT变换得到幅度系数和相位系数;其次,利用QIM方法,将经过Logistic映射置乱得到的水印信息,嵌入到DFT变换域的幅度系数中;最后,运用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IDFT)得到含水印信息的BIM数据。在水印提取中,通过投票原则提取水印,无需原始数据参与,是一种盲水印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因BIM模型中顶点坐标的相同值较多,被用来嵌入水印的有效载体较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误差容许范围内对原始坐标数据加入了随机噪声,以嵌入不同的水印,间接地增加了水印嵌入容量。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很好的控制水印嵌入引起的数据误差,嵌入水印对BIM数据的精度影响小,且对BIM数据常见的随机删除实体、旋转、平移攻击和特殊攻击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可为BIM数据的所有权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2021年S1期 v.46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1 ] - 江威;谭仁春;卢丹丹;孙雅庚;
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核心规划。信息化技术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城市规划水平和效率。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一张图"的建设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制定了规划成果信息化建库标准,构建了"可配置式"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一张图"解决方案,实现了多源时空信息数据一体化集成管理和展示,提升了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智慧城市的建设。
2021年S1期 v.46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1 ] - 王博;张明达;黄秋钧;乐鹏;
空间信息处理算子的异构性及运行依赖环境的复杂性,导致网络处理服务(Web processing service,WPS)发布和部署过程繁琐。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描述文档的异构空间信息处理算子服务自动化发布方法,以及基于容器的算子服务部署与管理方法,简化了算子的服务发布和部署流程。通过遥感影像洪涝范围提取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2021年S1期 v.46 174-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 李晓俊;黄健;邹富;
构建了村庄规划方案三维化的技术流程,并将三维规划方案与真实环境融合起来,利用三维空间分析的方法,从多角度分析了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为村庄规划工作的审查、评估、管理、实施提供参考。
2021年S1期 v.46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7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5 ] - 姚露露;李云岭;宋凯丽;
针对中文地名地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角色的中文地址标注方法,既能顾及到不同角色之间的概率,也可以对地址成分中的语素和词、词和短语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标注集作为自然语言标注的扩充,能为后续的地址要素相似性度量提供理论支持,也可以应用在提高地址匹配精度方面。
2021年S1期 v.46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宋凯丽;李云岭;姚露露;
由于中文地址命名的不规范性和汉语语言复杂多样化的特点,中文地址要素识别成为地址编码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地址解析方法,采用CRF++作为训练工具,利用近10万条地址数据训练符合地址解析的条件随机场模型,再利用2 000条未录入数据分别作为测试数据,验证得到解析正确率达到了80%以上。
2021年S1期 v.46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7 ] - 廖志;姚剑;
随着服务机器人的广泛投入使用,针对服务机器人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ly location and mapping,SLAM)对服务机器人全自主完成任务至关重要,受到学术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大多数SLAM系统计算量大,对计算和储存要求高,多数机器人无法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基于ORB-SLAM算法,提出一种云SLAM框架,将计算量大、存储要求高的任务部署在云端,机器人端仅用于跟踪和重定位。为验证云SLAM框架性能,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云SLAM显著提高了算法处理速度,同时在当前4G移动网络下,可以快速、实时地定位和构图。
2021年S1期 v.46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刘凯;于亚杰;
雄安新区征迁测绘项目中测绘成果的生成和管理存在规范程度较低、出错率较高,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等问题。本文提出利用CAD(computer aided design)二次开发、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库等技术,构建一个征迁测绘成果管理系统,实现成果准确、快速的生成,以及规范化的管理,为后续拆迁评估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土地、房产、附着物等不动产信息,有效维护政府和被拆迁人的权益及满足新区征迁工作需要。
2021年S1期 v.46 192-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李华蓉;李海明;陈涛;罗鑫;
针对室内地图自动化提取方法缺失、生产效率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CAD建筑平面图的室内地图制作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建筑构件的语义信息和拓扑关系对室内要素进行筛选与提取;然后,恢复墙体的连通性,并从中提取墙体的中心线;最后,利用提取好的要素构建室内地图。以不同设计单位的CAD建筑平面图进行室内地图制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有效的制作室内地图。
2021年S1期 v.46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8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5 ] - 蔡平;万一;张永军;王广帅;
航空正射影像镶嵌线的自动化生成能大大减少摄影测量产品生产的人工工作量。目前,仅依赖航空影像本身的自动镶嵌方法难以做到建筑物等障碍地物的自动避让,因此引入DSM、点云、GIS轮廓数据等作为辅助,是解决自动镶嵌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点云高程与分类信息辅助的双像镶嵌线自动生成方法。先利用点云信息通过动态规划获得绕开障碍地物的初始镶嵌线,然后通过重叠影像的相似度等特性构建代价矩阵,在一定缓冲区内对初始镶嵌线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最终镶嵌线。通过宁波测区和斯图加特测区的两组正射影像与点云数据进行测试,证明了本方法可以实现高质量的镶嵌线自动生成,有效绕开建筑物等障碍地物。
2021年S1期 v.46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7 ] - 曲英杰;颜青松;陈欣;邓非;
针对网格优化算法产生过多三角形导致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纹理自适应的网格细分算法,从而提高网格精化算法的效率。网格精化算法是一种通过迭代的方式对网格模型进行精细化重建的算法,网格细分是其调节网格分辨率与影像分辨率的重要步骤。本文对网格精化算法中网格细分部分进行了改进,通过纹理强度来约束网格细分,在弱纹理区域,降低网格细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纹理的自适应的网格细分算法大量减少了网格的三角形数量,不仅保证了网格重建的精度,还提高网格精化的效率。
2021年S1期 v.46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梁茹冰;陈庆涛;夏至业;张洋;
由于城市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使其大气下垫面的物理性质和地气相互作用发生了改变,进而影响了该地区的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如何通过合理的时空尺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进行监测和认知,这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对成渝城市群2001至2012年的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监测,建立了改进的夜间灯光指数(VANUI),并且将VANUI指数与传统夜间灯光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对城市化区域的监测能力的差异及优势所在,为川渝地区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规划服务。结果表明:(1)VANUI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城市区域的空间格局以及相关的细节信息,弥补夜间灯光指数在城市区域饱和的缺陷;(2)根据VANUI结果显示,2001年至2012年间成渝城市群城市区域面积扩张了约三倍,其中城市区域面积扩张速度最快的为四川省资阳市;(3)从整个成渝地区来看,在研究的近十年中,VANUI以接近线性的发展趋势在增加;(4)从总的统计结果来看,2009年至2011年为成渝城市群VANUI增长最为显著的时期。
2021年S1期 v.46 210-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6 ] - 袁婷;邓非;李天烁;
传统手工建模能建立精细的虚拟仿真三维模型,但周期长;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软件能快速生成三维实景模型,但精细程度难以保障,且不能对其进行合理地修复和管理。对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实景模型与虚拟仿真模型相结合的三维重建的方法。首先利用倾斜影像生成重建的地形场景模型;然后编写CGA规则,建立地物模型库;接着在CityEngine平台下,通过规则驱动生成地物三维模型;纹理映射后得到场景模型。通过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1年S1期 v.46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6 ] - 何超琦;魏静波;汤文超;
提出了一种使用深度金字塔残差网络来构造分类网络的方法,用于多光谱影像分类。该方法利用残差模块加深网络复杂度,利用金字塔瓶颈模块提取图像中的高层特征。针对高分一号、RapidEye和GeoEye卫星影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表现出优越的泛化能力和更高的精度。
2021年S1期 v.46 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05 ] - 张瑞杰;李俐俐;李礼;姚剑;乔江伟;
油菜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及时、准确、快速地对油菜长势进行监测,对其生长管理以及产量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无人机影像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了油菜作物长势的快速监测。首先,利用无人机影像建立了幼苗期油菜的可见光图像数据集,并由农学专家将作物长势标注为优秀、一般、较差3种情况。然后选择5种神经网络模型:EfficientNet、ShuffleNetv2、ResNet、DenseNet、ResNeXt分别进行优化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DenseNet的识别精度最高,达到89.12%,但是从综合精度和推理时间来看,ResNet的表现更佳。该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帮助农业管理人员快速、有效地完成大规模油菜作物的长势监测任务。
2021年S1期 v.46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16 ] - 薛婧雅;李礼;龚烨;汪静;姚剑;
区域生长算法存在两个问题:(1)难以选择出鲁棒性强的种子点;(2)难以得到准确的边界。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体素进行区域生长和拓扑结构边界优化的屋顶平面分割方法。针对问题(1),通过超体素方法将点云分为初始平面片集合,然后通过区域生长算法对平面片进行聚类得到初始平面。针对问题(2),对得到的初始平面进行拓扑化,构建并优化平面之间的相邻关系,对非平面点进行重分类以实现平面边界优化。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提取出高质量的屋顶平面。
2021年S1期 v.46 23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6 ] - 吴目宇;胡翔云;荣子豪;
由于遥感影像中建筑物的纹理的复杂性和背景的多样性,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实现建筑物自动提取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现有的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框架使用重复的池化操作,导致详细信息的丢失。在LinkNet框架上结合空洞卷积、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预测,提出了ADLinkNet,并在WHU Building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ADLinkNet优于DeepLabv3、UNet、SegNet和D-LinkNet等。
2021年S1期 v.46 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2 ] - 朱卓人;张伟;李飞;姚剑;王颖;李礼;
数字航空影像和机载点云之间的配准参数精度会直接影响到配准效果,利用共线方程及影像特征点和点云特征点之间计算相似性测度的方法进行参数优化,有效避免了由于初始参数误差导致的配准偏差。首先,提取航空影像及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的特征点;然后,根据初始配准参数及距离误差计算影像与点云之间的匹配点对;最后,通过强制搜索(brute-force,BF)优化方法来寻找更加精确的匹配参数。此外,还构建了2D-3D对应区域的数据集,用于航空影像和机载LiDAR数据配准的相关研究。
2021年S1期 v.46 242-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2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庄宿军;范晓进;
为了从海量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中自动提取所需物体信息,介绍了一种自动提取长方体长宽高的方法。首先,截取某一包含前后左右面线的断面并使用随机抽样一致(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提取不同面线,再通过不同面线对长方体的不同面点分类;通过拟合平面,建立标准坐标系,并将不同面点转换到标准坐标系下;然后可通过3种方法计算长方体的长宽高:边界线交点法、多面相交法及对立面距离法;最后,比较自动化计算结果与正确结果,验证了这3种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2021年S1期 v.46 248-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1 ] - 陈欣;邓非;颜青松;曲英杰;
针对基于贪心算法的纹理排样方法组织细小纹理块时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纹理排样改进方法。首先,使用贪心算法对纹理块的最小外包矩形进行初排样,然后计算纹理图的有效模板,均匀划分网格,搜索无效空间的最大矩形加入待排区域,再排入纹理块,直到搜索不到可排区域为止。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纹理图的空间利用率,并减少了模型纹理内存。
2021年S1期 v.46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颜青松;邓非;曲英杰;陈欣;
PatchMatch算法是多视密集匹配中一种常用的算法,但其核心算法以随机数为基础展开,匹配结果存在稳定性过低的问题。本文对PatchMatch多视密集匹配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匹配代价、深度信息初始化和深度信息随机搜索中充分应用了点线信息,尽可能避免随机数带来的不确定性。最后本文使用Strecha数据集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避免由于随机数导致的匹配结果不稳定的问题,获得了非常稳健的重建结果。
2021年S1期 v.46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梅文胜;韩木林;于安斌;
地铁限界检测是地铁常规安全检测之一,地铁设备限界和隧道壁及附着在隧道壁上的设施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超过安全距离就会侵限影响地铁的运行安全。将截取的隧道三维激光点云断面数据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用四叉树和二维点云最小外接矩形相结合的数据结构构建四叉树索引,设计一种四叉树最邻近点搜索算法来检测地铁限界是否侵限。
2021年S1期 v.46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0 ] - 何志堂;张兵国;薛维刚;康胜军;陈熙韡;孙磊;
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等重力网建设的过程和结果。重点阐述了项目的整体情况,一等重力网点位布设原则和具体分布,一等重力联测具体要求和实施过程,以及野外数据处理和平差,最后对项目实施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重力基准建设时,对已有成果的利用、网型设计、技术参数要求、技术实现、应用的意义等方面的结论对于区域性重力基准建设和测绘基础建设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2021年S1期 v.46 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 刘俊宏;向筱铭;胡晓润;
为了更有效利用GPS水汽资料,本文利用瑞士伯尔尼大学研制的Bernese软件为基础的地基GPS实时水汽反演系统,将四川地区气象局、地震局、测绘局共享的GPS水汽资料,解算得到各站点的实时大气可降水量。由此计算得到各站点大气可降水量的小时变率,然后在GMT绘图命令基础上绘制出大气可降水量小时变率水平分布图,并在四川省气象局的"省市县三级预报业务平台"上应用,能够实时连续监测四川地区大气层中的可降水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为提高预报降水精度和灾害性天气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2021年S1期 v.46 269-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刘镇华;黄嘉俊;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校准的多源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结合WiFi信号,图像及惯性传感器数据的特点,在空间连续性和方向连续性的基础上,设定一系列客观规则来提高定位精度,给出了多源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框架。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在2 m范围内匹配精度在85%以上,平均定位误差在2 m精度范围内的准确率达到70%。通过与单纯使用WiFi或图像定位对比,该算法分别在速度和精度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021年S1期 v.46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5 ] - 朱海;黄观文;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绿水青山"的实践样本。经过数十年的治理,该地区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利用毛乌素沙地及周边地区地面气象站1960—2018年气温数据,分析和探讨了该地区气温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地区全年气温变化范围在-10~25℃之间,全年平均气温高于同时期中国地区平均水平,近年来气温上升速率明显高于中国地区整体以及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速率,气温时间序列表明毛乌素沙地近年来有"变暖"的趋势,但是这一趋势正在出现转折。气温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由北向南逐渐递增的特征,受纬度以及海拔高度影响较大。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了毛乌素沙地多年的气温的频谱特征,发现气温存在约为363.63 d的明显周期。
2021年S1期 v.46 276-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7 ] - 王世达;潘国荣;
使用最小二乘迭代法计算空间相似变换参数时,平移参数初值精度低或旋转角度大会造成结果误差过大,而封闭解法可以在无需初始值和线性化处理的条件下对数据进行解算。针对大旋转角空间相似变换问题,提出了转换模型的3种封闭解法,并介绍了封闭解法的原理。结合算例比较了3种封闭解法的精度、抗粗差能力等特点,并对其工程具体应用进行了讨论。
2021年S1期 v.46 282-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赵尘衍;刘全海;
以国家、省、市相关轨道交通监测标准规范为参考,对常州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大量建设阶段变形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常州地区轨道交通工程实际,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常州轨道交通工程变形控制指标,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为轨道交通工程安全建设及保证工程质量提供变形控制指标支撑与保障。
2021年S1期 v.46 28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8 ] - 陈向阳;宋华山;梁柱信;谭运钊;
介绍了GAMIT高精度基线解算软件解算大型跨江通道工程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在某工程实例中,用GAMIT分别解算出BDS和GPS的高精度基线,用CosaGPS平差得到平面坐标,以GPS结果为基准,比较BDS与GPS的基线长度偏差和平差后的点位坐标偏差。结果表明:BDS可以独立用于大型跨江通道工程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建设中。
2021年S1期 v.46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张勇;
针对常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一种优化的视准线观测方法。首先对常规视准线外业观测方法进行改进,其次对测站基准点位移进行改正计算,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测站基准点不稳定造成的变形监测数据不准确,最后对大气折光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简易、快捷、可操作性强、监测数据可靠,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2021年S1期 v.46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赵广宇;桑吉章;陈俊宇;刘宏康;
数量庞大的NORAD(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在轨编目目标轨道通过双行根数(two line elements,TLE)的形式向大众发布,然而由于采用SGP4模型等原因,TLE的轨道预报精度不高,有必要利用相关方法提高预报能力。本文利用长春站光电阵稀疏角度观测数据改进TLE的轨道预报精度,选择了4个NORAD编目目标作为对象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3 d定轨时段内含至少3个观测弧段时,利用改进后的TLE预报目标7 d后的轨道的精度可以较原始TLE预报精度提升近50%,表明利用稀疏光学测角数据改善目标TLE预报精度是可行的。
2021年S1期 v.46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7 ] - 刘进宇;汪海洪;欧阳玉华;
海平面预测对评估海面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联合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的海平面变化预测方法,并利用香港鲗鱼涌验潮站月平均潮位时间序列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法能有效提高海平面变化的预测精度。相比于利用原始序列的ARMA模型预测值,联合SSA和ARMA的预测结果精度提升超过20%。
2021年S1期 v.46 305-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8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9 ] - 业明达;冯源;
鉴于传统GM(1,1)模型在中长期预测中容易产生较大偏差,设计了一种Logistic函数与残差GM(1,1)加权混合的预测模型,并利用实测的高铁沉降数据将加权混合模型和两种传统模型进行实验对比,以检验预测质量的提升效果。结果显示Logistic函数和迭代残差GM(1,1)加权预测模型在中长期预测中相对单独使用残差GM(1,1)模型和Logistic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在中长期沉降的预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1年S1期 v.46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6 ] - 胡振东;
利用GPS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过程中,白噪声(随机误差)和色噪声(多径效益、测量粗差等)是主要的误差源,影响对观测数据中变形信息的提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匹配滤波(generalized matched filter,GMF)和CLEAN的噪声抑制方法,首先利用GMF对色噪声进行"白化"处理,将其转换为白噪声,然后利用CLEAN算法从"白化"后的数据中提取变形监测信息,从而实现对色噪声和白噪声的有效滤除。基于仿真数据和实际工程测试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小波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composition,EMD)方法,所提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噪声抑制性能。
2021年S1期 v.46 313-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张崇军;王星;张二钢;吴润洲;俞祥清;罗文俊;
以湖州市洞子门二期工程滑坡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无人机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情况,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方式监测边坡形变的方法是可行的,可用于大量降雨后的形变在3 cm以上的监测。相比传统监测方法,无人机倾斜摄影变形监测速度快、无视地形影响,比较适合丘陵、山区的易滑坡区的快速形变监测。
2021年S1期 v.46 319-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1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71 ] - 刘景瑞;赵倩;
为了解《测绘地理信息》的核心作者队伍情况,基于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统计并筛选出该刊2002—2018年核心作者与扩展核心作者,并对筛选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大学教学科研一线的工作者对该刊的发展贡献突出,是其中坚力量;该刊外稿比例较低,核心作者的地区分布较窄,制约其可持续发展,该刊应强化宣传,并对外邀约优秀稿件,以促进其良性发展。
2021年S1期 v.46 32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