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剑华;张乃心;任广波;刘善伟;
以黄河口湿地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16年9月14日的Radarsat-2全极化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基于Freeman-Durden分解法,分别分析了互花米草、翅碱蓬、芦苇这三种典型湿地植被在不同极化分解特征通道上的信号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地物在不同分解通道中具有显著差异性,可用于增益地物分类。此外,还根据分析结果对极化分解特征进行融合,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融合图像在总体地物可分性略高于同分辨率光学影像,在个别地物可分性上显著优于同分辨率光学影像。
2018年05期 v.43;No.197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刘辉;杨义炜;张志赟;
基于多时相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针对建筑物的光谱特征,采用建筑用地指数(index-based build-up index,IBI)分别提取淮北市中心城区2003年、2009年和2016年建筑用地,在此基础上,根据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差异,利用Matlab连通区域算法提取各研究年份的城市建成区。结合城市扩张强度以及紧凑度指标,定量研究淮北市城市扩展的规模、方向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2003~2016年间建成区面积净增57.83km2,净增面积是2003年的105.4%;城市建成区扩展方向基本沿"东延、西进、南扩"的战略格局发展;通过拆解建成区分析可知,中心区扩展形态趋于紧凑,以填充型扩展为主,而外围区扩展形态趋向非紧凑,以外延型扩展为主。同时,淮北市的地理环境、政府宏观政策导向、经济因素及道路交通的发展都决定着城市扩展的速度和方向,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2018年05期 v.43;No.197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吴开岩;张献州;吴战广;罗保林;杨宏;邱颖新;董振川;
目前,基于图像灰度的常用点特征提取算子有Moravec算子、Frstner算子和Harris算子,各算子性能不一。在隧道近景摄影测量中,由于隧道内洞身狭长且影像灰度相似度高造成近景影像的特殊性。通过隧道内实拍影像来测评各算子的特征点提取数量、定位准确性以及适应稳定性,比较各算子对隧道近景影像处理的优缺点,为今后隧道影像特征点的提取算法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可借鉴。
2018年05期 v.43;No.197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尚大帅;付浩;张朝阳;朱涛;
针对数字正射影像质量检查问题,结合C#语言与ArcGIS Engine地理信息系统,依据正射影像产品检查流程设计开发了一套数字正射影像检查系统,并在天绘数据大规模生产中得到了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字正射影像检查的效率和质量。
2018年05期 v.43;No.19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江伟;陈海波;吴健;赵莹;江宇;
提出基于机载LiDAR与航片组合的单片测图方法,利用激光点云提供的高精度地面三维数据,结合航拍记录的POS数据进行解算,获取航片外方位元素,实现对航片的空三加密,制作数字正射影像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整个流程不需要外业控制测量。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获得的DOM可满足1∶2 000比例尺成图精度要求,能够有效减少外业工作量,对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ic,DLG)的制作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05期 v.43;No.197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法景;盛辉;苏婧;闵晓凤;
针对静止海洋水色卫星(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存在大量混合像元导致绿潮的覆盖面积偏大的问题,对GOCI数据大于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阈值的像元进行混合像元分解得到绿潮(green tide)的覆盖面积,以16m分辨率高分一号提取的绿潮覆盖面积为"真值",然后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关系模型进行了验证。
2018年05期 v.43;No.19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加晋;孙芹芹;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非量测型数码相机,对无居民海岛的摄影测量应用展开了研究。首先利用高精度室内三维控制场对非量测数码相机进行标定,其次结合无居民海岛特点进行无人机航摄规划,接着采用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测量岛上布设的地面控制点,最后使用Agisoft Photoscan对无人机航测影像进行处理:影像标记、影像定向、点云提取和匹配、输出结果。使用该方法得到的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平均纠正精度为2.0cm,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精度为每点9.5cm,满足生产需要,可以作为无居民海岛DOM和DSM生产的技术手段。
2018年05期 v.43;No.197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温久民;韩健;陈奕云;
结合广西区地形地貌特征,采用不同无人机航摄系统进行多种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和加工,对输出产品进行了精度评价和成本评估,为后续大规模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提供试验参考。结果表明,在喀斯特山区,结合航带法布点和Inpho系统的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产品精度满足1∶1 000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生产要求。该系统可以极大地缩短了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生产和加工时间,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2018年05期 v.43;No.197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强辉;
机载LiDAR获取得到的原始激光点云数据量庞大,如何快速有效地对其进行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对覆盖完整性、旁向重叠度、点云噪声、点云密度、点云厚度、点云穿透性、属性信息完整性和点云精度等的检查。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实践,探索研究出了实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可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2018年05期 v.43;No.197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良;姚宜斌;刘磊;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recision point positioning,PPP)逐渐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实时服务(real-time service,RTS)产品的上线为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提供了可能。为检验实时PPP在动态定位下的精度,设计了车载实时PPP系统并进行了野外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进行实时动态PPP首先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收敛,收敛以后车辆保持移动时,动态PPP定位精度与车辆静止时无明显变化。由于路边建筑或树木的遮挡,坐标精度会出现抖动情况。采用IGS01、IGS03、CLK15、CLK22、CLK52、CLK81和CLK90实时产品的定位精度相当,垂直精度大多在20cm以内,水平精度大多优于5cm。采用RTS进行车载实时动态PPP定位可以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满足车载定位的需求。推荐采用IGS03和CLK90进行实时动态定位。
2018年05期 v.43;No.19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姚秀光;刘东烈;郭金城;严梦琪;李渝;
分析比较双差网解、精密单点定位与非差网解三种高频GPS动态数据处理方法的特点,采用贵州省CORS网1Hz GPS观测数据对3种不同定位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线长度为100km左右时,3种定位模式水平方向的动态定位结果为同一精度水平,为1~2cm。采用美国加州圣西蒙6.5级地震1Hz GPS观测数据分析双差网解模式的TRACK软件与精密单点定位模式的PANDA软件的动态定位表现。结果表明,PANDA软件的定位精度已达到TRACK软件的精度水平。
2018年05期 v.43;No.197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邱江涛;周辉;边宗攀;
基于TEQC软件功能,对GNSS区域站环境质量分析及管理需求进行了系统设计,利用Visual C++编程实现了数据质量检查、成图分析及整理入库等3个功能,让用户通过可交互式的界面判定和管理GNSS测站环境质量信息,为进一步GNSS数据分析提供有效依据。
2018年05期 v.43;No.197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佳清;易卫兵;刘熙添;刘立龙;周吕;
对基于G-Nut/Anubis的GNSS数据质量检核可视化分析进行了研究,通过该方法实现了GNSS数据质量检核可视化一键命令式解决,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质量检核指标,并以直观、友好的视觉效果绘图输出,可为GNSS数据质量检核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2018年05期 v.43;No.197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马晓云;
针对实时动态(real-time kinematic,RTK)技术无法测定建筑物角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距法的建筑物角点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RTK接收机易受建筑物的遮挡、RTK接收机天线自身的几何形状易对测定结果产生偏差等问题。通过实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并在郑州市宅基地地籍测量项目进行推广应用。
2018年05期 v.43;No.19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世英;
在不动产测绘中,如果选用国家坐标系,因测区远离中央子午线,且高程较大,由此产生的投影长度变形较大(大于2.5cm/km),为减小其长度变形,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要求,必须进行投影变形估算和分区,在划定的区域内建立基于国家坐标系椭球参数的的独立坐标系。通过对投影长度变形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建立该坐标系的新方法—纯GNSS RTK(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al-time kinematic)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长度变形改正问题。
2018年05期 v.43;No.19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肖学年;尹伟言;刘站科;刘伟东;聂晶;陈小英;杨盼;王宏宇;
给出了重复线质量评价指标,并提出3种方法来提高重复线的内符合精度。利用3个测区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处理重复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符合精度,并就航空重力测量重复线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8年05期 v.43;No.197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袁俊军;孟瑞祖;
利用多种插值方法对GPS导航卫星钟差进行插值,通过与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发布的事后精密钟差作比较,分析插值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利用线性模型(linear model,LM)、二次多项式模型(polynomial model,PM)、灰色模型GM(1,1)对精密钟差进行预报,与IGS最终精密钟差相比可达到ns级精度,并分析了基础数据和预报时长对预报效果的影响。
2018年05期 v.43;No.197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豪;邹进贵;安祥生;朱勇超;聂海滨;朱晓康;
研究了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隧道中轴线提取方法,首先根据中轴线生成任意一处的隧道断面平面,把断面附近离散点集投影至断面空间平面,然后利用旋转矩阵把点集旋转至垂直于坐标轴的平面,最后用椭圆拟合对平面上的点集进行拟合,对椭圆参数进行分析,并与测量机器人的高精度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对广州某地铁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点云分析提取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
2018年05期 v.43;No.197 68-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海城;徐进军;王海;
分析了平均间隙法和t检验法进行基准点稳定性检验的原理,并且给出了检验流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一致性,为沉降监测基准点稳定性检验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018年05期 v.43;No.197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张宇冉;孟凡效;丁乐乐;惠孟堂;
阐述了多普勒频移的产生机制,分析了北斗不同频率上的多普勒测速原理和多普勒测速中各种误差的影响。最后采用北斗实测数据对B1、B2和B3上的多普勒观测值分别进行了多普勒测速解算,通过对测速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B2和B3原始多普勒观测值的测速精度比B1分别高28.4和31.3%,B2和B3导出多普勒观测值的测速精度均比B1高71.4%。
2018年05期 v.43;No.197 76-7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文元;谈国新;孙传明;
针对传统的导游服务模式和质量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需求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在移动终端运行的智能导游系统。首先,介绍了智能导游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数据库设计思路。其次,重点分析了基于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移动定位的景点自动推送、基于ArcGIS的最优游览线路规划等关键技术。最后,结合某旅游景区的实际需求,开发了一套具有地图导航、景点智能推送、个性化信息推荐、360度全景漫游等功能的智能导游手机应用软件(Application,简称APP)。该APP注重图形化、可视化和智能化展示,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随时随地的个性化自助导游服务,而且可以促进景区的智慧管理与精准营销,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2018年05期 v.43;No.197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吴婕;董有福;彭瑾;代宪鹏;
在提取流域边界线后,通过分离边界线分量构建山脊线链表,间断识别像素链表上的高程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实现山顶点和鞍部点的一体化提取。选择高山、中山、低山3种地形样区,采用25m分辨率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为实验数据,分别利用本文提出的一体化方法与常用的窗口分析法、正反地形法进行提取山顶点和鞍部点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一体化方法不仅能维持山顶点和鞍部点空间上的耦合关系,同时能保证它们在数量上的对应性。此外,该方法也有适用性好、提取速度快的特点。
2018年05期 v.43;No.197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汤健峰;江文萍;
电子航道图作为航道数字化进程的核心部分,借助逐渐成熟的WebGIS(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在航道信息管理、船舶动态导航等方面的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了实现航道信息资源数字化基础上的高效管理,从航道要素可视化的角度出发,探究网络环境下内河航道的涉水要素在分类编码、空间信息组织、地理数据传输和地图符号化上的方法策略。最后,以GeoServer为地图服务器,OpenLayers为要素矢量化手段设计并实现了航道可视化管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实际的航道web应用中具有可行性,整个系统在稳定性和交互性方面表现良好。
2018年05期 v.43;No.197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娟;廖明伟;
针对天地图县级节点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基础差、经费落实难、专业人才缺、用户需求广、信息共享难"等问题,结合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市县一体化建设方案进行初探,在天地图配图的总体要求下,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取18~20级电子地图源数据的方法,并对市级平台评估、升级及县级平台应用示范建设等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2018年05期 v.43;No.197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文娟;路文娟;李英;李成名;沈建明;
根据当前WebGIS发展趋势和应急符号在Web地图上进行标绘的需求,在分析几种标绘编程语言的技术特点后,研究并设计了基于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应急符号在线绘制机制并对地理坐标转换及非规则应急符号控制点的生成这一关键点作了阐述。在分析符号特征的基础上主要把应急标绘符号分为点符号和函数符号两种类别并且通过三层继承绘图机制(基本符号构建类-具体绘制类-编辑类)进行标绘。结果表明:该机制可以较好的实现交互式应急符号的在线标绘且能够满足相对复杂的应急规则及多变的现场环境,基本达到预期要求,其中点符号可通过用户定制模版无限扩展,对于一些复杂应急符号则以JavaScript API的方式提供给用户以便于制图人员和相关开发人员的使用,简化了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开发效率。
2018年05期 v.43;No.197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刚;李志斌;李洋;
针对电网工程勘测设计和施工管理过程中环评水保工作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利用移动GIS技术对传统基于B/S架构的环评水保平台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将电网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高分辨率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环评水保专题数据等信息快速部署至移动终端上,实现了数据离线下载、地图在线浏览、数据野外采集和信息自动上传等功能,并通过工程实践探索出移动互联时代智能化电网环保设计作业新模式。
2018年05期 v.43;No.197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赖建智;
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承包地示意图制作工作量大、流程繁琐、重复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承包地块示意图批量自动生成的方法,并运用ESRI提供的ArcObjects和ArcPy二次开发接口相结合对该方法进行了实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只需要简单地设置几个参数即可进行承包地块示意图的批量化自动生成,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生成的图形美观、信息准确,既满足了成果归档的要求,也提高了颁证工作的效率。
2018年05期 v.43;No.197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琰;秦昆;林曾;蒋亚丽;
社会调查的传统抽样方法是在抽样框内进行,无法查看抽样结果的空间分布并评价抽样结果的合理性。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社会调查的空间抽样方法,首先将抽样数据空间可视化,结合抽样框确定抽样的限定条件,然后利用GIS技术将抽样结果空间可视化,最后利用最邻近指数法评判抽样结果的空间分布均衡性,从而优化样本选取方案。本文在武汉市中心城区中选择洪山区和江岸区为研究区域,使用武汉市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实验,得到抽样框要求下的最佳抽样方案,将抽样结果最邻近指数的置信度设为95%,不断增加样区所需抽取样本数量进行实验,找出每个研究区域下最合适的样本数量,从而对抽样框的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2018年05期 v.43;No.197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昌鸣;向煜;
针对营配贯通中低压部分的采集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移动GIS的低压营配贯通采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架构设计、数据组织、系统地图功能与采集导出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对促进营配贯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2018年05期 v.43;No.197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赵赛帅;梁寒冬;林昀;王海江;吴秀芸;
以宁波市江东区百丈街道为例,基于GIS技术,在考虑城市建筑台阶离地高度的基础上,对城市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进行修正,形成建筑修正DEM,并通过构建城市易积水区提取工具以及水深计算工具,实现了易积水建筑物自动化提取,并采用脆弱性曲线建立了水深-灾损率之间的关系,对百丈街道内10个社区进行水灾风险评估,为城市水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8年05期 v.43;No.197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万幼;王茹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利用点评信息辅助实现POI(point of interest)自动分类的新方法。实验证明,点评信息辅助的POI自动分类方法与单纯利用POI名称分类的方法相比,在准确性上有显著提高。
2018年05期 v.43;No.197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思慧;
以河南省为例,采用岭回归分析法得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改进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了2002年~2014年河南省测绘人才需求量,并对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进行了2015年~2030年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高级工程师人数由2015年的1 663人,增长到2030年的3 368人,工程师由2015年的4 971人,增长到2030年的9 122人,增长了45.505%;助理工程师由2015年的6 740人,增长到2030年为11 259人。但在未来14年里河南省测绘行业人才的增长速率逐步变缓。
2018年05期 v.43;No.197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