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悦明;邵嘉琪;刘惠娴;韩尚珍;
讨论了常见的几种概率密度函数,引入p-范分布,以GPS RTK为实验数据,利用皮尔逊χ~2检验法进行假设检验。在分布呈单峰的前提条件下,选择合适的p值可得到更接近的真实误差分布,为更加合理准确地处理GPS观测数据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8年03期 v.43;No.19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轶群;
针对温州市现有平面坐标系存在的问题和该市测绘基准不统一的现状,结合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rrdinate system 2000,CGCS2000)推广的要求,建立了基于CGCS2000坐标系且适宜该市的温州2000坐标系。通过坐标系联测、转换模型选取、转换参数计算等技术手段,完成了传统坐标系与温州2000坐标系之间的成果转换,为该市平面坐标系的统一和CGCS2000坐标系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
2018年03期 v.43;No.195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晓晖;欧海平;刘业光;
介绍了广州市现行的CORS(continuous operating reference system),以"基准统一、网络统一、数据统一"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CORS的优化整合;整合后的系统覆盖全广州范围,系统能接收并解算北斗卫星数据,经过相关测试,系统稳定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2018年03期 v.43;No.19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彭祥国;唐艳梅;
以红谷隧道工程为例,给出了深基坑预警级别指标,介绍了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与管理信息反馈流程,阐述了红谷隧道工程深基坑监测内容和方法,分析了周边地表沉降、桩体水平位移、桩体和土体深层位移以及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作出预警预报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8年03期 v.43;No.19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7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秀德;贾小林;朱永兴;应俊俊;
介绍了一种由GOP(Geodetic Observatory Pecny)机构研发的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开源数据质量检测工具——Anubis~([1,2]),与传统质量检测工具相比,该工具不仅能对观测文件和导航文件进行质量检核与统计,还可以利用三频数据进行周跳探测与修复~([3,4]),实时钟跳探测与修复~([5]),多频多信号的多路径探测~([6]),以及更高精度的SPP等功能。此外,该工具还有强大的可视化绘图功能。本文介绍了Anubis工具的主要功能,并给出了MGEX站数据的检测结果,验证了该工具的可行性以及其强大数据检测功能。
2018年03期 v.43;No.19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5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董岳;张发明;
针对现有的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单车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适用高频GPS数据,以及对浮动车在路段交叉口运行状态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低频浮动车交叉口运行状态的单车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该方法主要进行了以下改进:(1)基于概率转换的地图匹配方法,用A*算法拟合缺失路径,提高了地图匹配的效率和完整性;(2)分析车辆在交叉口区域内外的运行状态,改进了单车路段行程时间的估计方法,并对干扰停车予以剔除,提高了对路段行程时间估计的准确性。并用浮动车GPS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对低频GPS数据计算单车路段行程时间的有效性。
2018年03期 v.43;No.195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孟瑞祖;独知行;袁俊军;
利用小波分析对地表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再使用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 model,ARMA)对去噪后的序列进行建模预报。以青岛市地铁3号线某条观测线实测数据为例,分别采用传统ARMA模型和基于小波去噪的ARMA模型进行了预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去噪的ARMA模型取得了较高的预报精度。
2018年03期 v.43;No.195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志伟;李克昭;赵磊杰;王云凯;
将灰色MGM(1,n)模型和马尔科夫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了多变量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以某建筑物的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灰色GM(1,1)、MGM(1,n)和新模型的预测结果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灰色GM(1,1)和MGM(1,n)模型,新模型使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2018年03期 v.43;No.195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甘祥前;任超;刘林波;
基于某基坑多个沉降监测点的非等间距观测数据,对小波去噪前后的观测数据建立非等间距多点灰色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基于小波去噪的非等间距多点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非等间距多点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适合在变形预测中应用。
2018年03期 v.43;No.195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思达;王丽红;贾海波;
针对仰角基准传统算法存在的问题,推导了物理仰角改算的精确公式以及几何仰角与物理仰角的换算关系式,并利用实例数据对不同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实例数据分析表明,物理仰角改算的精确算法对于仰角基准精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018年03期 v.43;No.19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明;邱凌云;
针对高危边坡地形险峻、地质结构复杂、事故突发及危害性大等特点,采用常规观测方法费时费力,难以保障监测精度,且存在缺少防护、雨后上坡隐患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技术融合的立体高精度变形监测,实现高危边坡预警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变形监测,准确地监控高危边坡可能存在的病害分布和发展规律。
2018年03期 v.43;No.195 48-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吴子为;
给出了三维点云中轴线拟合方法,提出用随机抽取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提高中轴线拟合精度。通过实验验证,基于RANSAC算法的三维点云中轴线提取方法切实可行,并分析了该算法的内外符合精度,结果证明改进算法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
2018年03期 v.43;No.19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云岭;薛雨;贾沛哲;石桂娇;
以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植被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对校园植被进行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植被专题数据的组织管理、分类分级规则、植被专题符号库创建以及多尺度综合可视化表达方法等方面内容,并利用ArcGIS10.2软件完成了校园植被专题地图的创作,扩大了GIS的应用领域,为植被管理、保护奠定了基础。
2018年03期 v.43;No.195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8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慧;马晨燕;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从生态环境脆弱性、气候变化影响风险性及社会经济暴露性三方面出发,构建中国大陆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采用乘法计算模型,即风险=脆弱性×危险性×暴露性,求得自然灾害综合评价指数。分析探究中国大陆53个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特征,识别高风险、高脆弱性区域。
2018年03期 v.43;No.195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1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东阁;花向红;李秀龙;李旺民;林中亚;
通过对室内地图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设计室内地图表达方式;利用ArcGIS RunTime for Android解析经ArcGIS Server发布的室内地图;将空间数据库与QR(quick response)二维码融合,为室内位置服务提供更灵活、更可靠、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思路。对室内位置服务应用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2018年03期 v.43;No.195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卫春;任家锋;朱清;
针对安徽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加载大数据量图层时显示速度慢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MongoDB数据库存储地图瓦片,数据库管理系统联动调用库体成果的技术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系统访问大数据量图层显示慢的问题,同时在遇到瓦片数据文件量急速增大的情况,可以有效地避免数据存储和访问性能间瓶颈问题的产生,具有参考和推广价值。
2018年03期 v.43;No.195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卫海;谭耀华;
阐述了地下空间信息的采集、建库和管理系统建设等,以广州市为例论述了地下空间信息采集和适应性数据管理,综合分析及成果展示功能等,为地下空间设施的建设、更新、管理及应用提供基础。
2018年03期 v.43;No.195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云康;
分析三维道路景观系统应具有的关键技术,为以道路为载体的技术项目提供指导,将基于云GIS的三维道路景观系统分为道路景观数据云特征、三维构建与云模型和应用场景三部分。三维数据的云特征是采用云GIS平台的必要条件,在三维构建与云模型部分中,指出三维构建算法与云模型结合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部分阐述三维道路景观的实际应用。三者共同为三维道路景观系统的合理组建提供必要指导。
2018年03期 v.43;No.195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彭艳;
分析了土地利用地形梯度综合分析目前采用的方法存在的缺陷,然后介绍了对已有数据源的处理技术方法,接着从系统结构、开发方式、主要功能、实际应用等4个方面阐述了地形梯度分析系统的开发和应用。GIS二次开发的引入为地形梯度分析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地理国情普查项目中。
2018年03期 v.43;No.195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包正义;香宝;匡文慧;王刚;乔飞;杜国明;包玉海;王玥;
介绍了流域污水处理厂群模拟调度系统研发过程,该系统建立了流域基础地理与水环境专题数据库,集成流域厂群调度方案,嵌入水动力模型。系统实现了松花江专题数据管理、流域断面水质监测、水质动态模拟、厂群调度实施等功能,为流域污水厂群管理提供了软件平台支持。在本系统中,通过污水厂群协同合作的方式调控污染物,从整个流域的角度减少污水处理资金投入,提升污染物削减能力,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对水污染治理与厂群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03期 v.43;No.195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楚淮;杜志强;丁雨淋;朱庆;
分析了采用多元数据和多元方法得到的地震范围综合评估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性,按照数据类型分为几何冲突和属性冲突。提出基于多边形间相似度比较的方法检测几何冲突,采用按语义分类对比的方法检测属性冲突。以地震灾害综合评估为例,对关键评价因子损毁房屋的评估结果数据之间的冲突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一定的检测力。
2018年03期 v.43;No.195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阚酉浔;董浩斌;
为提高国土整治项目区规划设计成图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和实景三维设计方法。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快速获取项目区真实地貌,以三维实景软件系统为平台融合正射影像图、倾斜影像图、数字高程图、数字线划图及实景采集车和手持GPS设备采集的图像等,进行基于现状图的三维规划设计。将该方法用于湖北大悟县某国土整治项目中,能快速制作三维立体设计场景,满足规划设计和评审要求。
2018年03期 v.43;No.195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马丹;宿殿鹏;吴锡昭;阳凡林;陈玉莹;田会波;
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波束声呐数据特定区域的可视化截取算法。在数据格网化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然后通过数据分块算法构建多边形截取模型,实现多波束声呐特定区域数据的可视化快速截取,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2018年03期 v.43;No.195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明学;崔进业;
针对无法精确计算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问题,提出利用点云三维坐标数据,采用法向量有向体积法计算复杂物体体积。其方法就是将不同高程面上三维坐标数据投影到XOY平面上,采用Delaunay法对离散点云进行三角形剖分,再还原到各三角形顶点的真实高程生成单面倾斜五面体,逐个计算出单一五面体的体积,最后求和得出整个物体的总体积。
2018年03期 v.43;No.19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陈诗佳;何贞铭;马海兵;李娜;
利用不同参数神经网络模型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Landsat8 OLI的多光谱影像进行多次分类,比较不同参数设置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并以主成分分析主要分量作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选出最适合乐都区复杂地形的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对乐都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2018年03期 v.43;No.195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程滔;李广泳;陶舒;周旭;毕凯;
提出了一种基于矢栅协同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其关键技术。在变化检测指标设计中,提出顾及遥感指数量化范围拉伸的变化发现算法;通过选取试验区,利用统计计算与空间叠置分析,提取出地表覆盖变化发生区域与变化类型信息,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本底数据作为基础,可获得高精度的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能够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一种适用而有效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信息提取模式。
2018年03期 v.43;No.195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袁长征;周成涛;王大涛;
在介绍SENTINEL-1 TOOLBOX(S1TBX)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对采用该软件进行InSAR(interferome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及相关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埃特纳(Etna)火山地区的两景ERS-1/2影像为例,验证了S1TBX软件在InSAR数据处理中的可行性。
2018年03期 v.43;No.195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6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董安国;黄亮;
地面激光扫描技术是获取建筑物三维数据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处理技术在自动化程度、密度适应性以及算法计算量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建筑区域点云的快速自动提取方法。首先,引入SLAM6D(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with 6 Dof)算法实现点云的自动配准;接着,使用体素重采样解决数据的远近密度差异与重叠区域冗余,并设计了空中管线滤除算子防止建筑分割中的粘连现象;然后,引入车载点云中的特征图法实现地面激光点云的快速分割;最后,使用先验知识从分割单元中识别建筑区域。实验证明,本方法可以从地面点云中提取建筑区域点云。
2018年03期 v.43;No.195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霄;李霖;翁敏;梁健;
运用资源三号卫星的多光谱影像数据,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为例,分别使用单波段阈值法、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法、波谱间关系法等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淹没区域中浑浊水体与清澈水体的光谱特征,结合单波段阈值法与波谱间关系法,提出了一种淹没水体的综合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极大地改善了使用单一方法提取水体精度的不足,为我国洪水灾害监测与评估提供参考。
2018年03期 v.43;No.195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幼丝;邓非;万方;
针对球形全景的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本质矩阵鲁棒估计的匹配方法。首先构建了球形全景的投影模型,通过推导球形全景的对极几何关系,得到本质矩阵的估计模型和对极线求解算法,再利用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最后采用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以改进的Sampson距离算子设置阈值,对本质矩阵进行鲁棒估计并剔除误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可提高球形全景匹配的精度。
2018年03期 v.43;No.195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石斌斌;何海清;游琦;
结合深度学习,提出一种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驱动的遥感影像修复方法。构建高斯金字塔实现多尺度变换,影像通过FNEA(fractal net evolution approach)算法进行分割,利用卷积层之间的激活函数值来寻找最佳匹配像素,最后通过全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函数对修补区域进行像素填充。多组实验验证了多尺度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可以良好的修复遥感影像,有自动化高、效率高、目视修复效果佳的优势。
2018年03期 v.43;No.195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