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璐瑶;刘艳芳;刘耀林;银超慧;秦思娴;
探究道路网络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关系对城市科学规划有促进作用。采用多中心评价模型测度武汉市路网情况,并结合核密度估计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探究武汉市路网多中心和经济活动多中心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武汉市路网和经济活动分布整体呈现出多中心分布形态;武汉市路网多中心与经济活动多中心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且其相关程度存在空间异质性,建议考虑要素空间差异进行科学规划。
2020年02期 v.45;No.206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7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769 ] - 张雅杰;汪祺瑞;付洋;张丰;
以全国地级市行政单元内的常住人口增长率作为城市收缩量化标准,从国家、胡焕庸线、四大经济区3个不同尺度分别识别2000-2010年,中国地级市收缩情况,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收缩原因。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共有86个地级市发生收缩;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的收缩地级市数量远高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中部的湖北省和西部的四川省地级市收缩现象最为突出;显著影响中国地级市收缩的因素有以下5点:人口老龄化、城市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居民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变化及城市内部环境和社会服务设施的优劣,地级市收缩原因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2020年02期 v.45;No.206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83 ] - 邓佩雯;俞志强;黄桦;付仲良;
建立了城市变迁分析指标体系,从经济、人口、城市空间3个维度分析城市变迁情况,同时以地图为载体,探讨城市变迁的可视化方法。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分析新昌县的城市变迁历程。结果表明,新昌县城市人口基本维持稳定慢速增长,城市空间逐渐从外向扩张转变为内部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二、三产业逐渐成为主力生产部门。同时搭建了新昌县城市变迁展示系统,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轴动态展示新昌县变迁风貌。
2020年02期 v.45;No.206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4 ] - 李刚;季民;宋鹏飞;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研究城市扩张的趋势和强度,对城市建筑区规划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监督分类技术方法对城乡建筑区域进行分类,提取出池州市5个时期的建筑区域,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990-2015年,池州市建筑面积持续增加,城市扩张中心出现向东北部转移的趋势,建筑区域面积逐渐增加,但每年建筑面积增加速率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了自然环境对城市扩张的影响。通过结合自然环境、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政策等相关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后得到城市扩张与经济和人口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但是城市扩张趋势也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城市规划及因地制宜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0年02期 v.45;No.20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2 ] - 蒙文清;尹章才;
基于网页地名互现数可以分析地理实体之间的相关性。两个地理位置所对应的地名的互现网页次数越多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越强。对湖北省各市之间的互现数和拓扑距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空间位置相近的市具有更高的互现相似性并有更多的互现网页数;②地名互现的频率具有幂律指数为0.2的距离衰减效应,距离摩擦力要比实际生活中要弱得多。所提出的方法为文本的地名消歧、探究城市联系强度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0年02期 v.45;No.20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4 ] - 包颖;陈海珍;申佩佩;梅元勋;
全面掌握城市不透水面变化规律和现状,对于城市化进程研究、城市规划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宁波市为研究区,基于1987-2015年的Landsat影像,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混合像元分解法实现宁波市不透水面信息提取,结果表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混合像元分解法避免了不透水面丰度出现负值的情况,提取精度较好;近30年宁波市不透水面扩张显著,不透水面面积增长近5倍,扩张速率和强度在2007-2010年达到最大,并逐渐趋于平稳,2007年以前宁波市城市扩张以三江口片和各区县(市)主城区为主,2007年后则以新区经济发展带扩张为主。
2020年02期 v.45;No.206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0 ] - 余晓敏;李强;张娜;
基于湖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统计年鉴等资料,采用洛伦兹曲线、Moran指数等对江汉平原典型4个粮食主产区监利县、洪湖市、仙桃市、潜江市的粮食产量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①洪湖市耕地资源与粮食产量间的对应关系较为平等,粮食单产稳定,粮食生产空间聚集显著;②监利县、潜江市与仙桃市的耕地、粮食产量表现出极弱空间相关性或无相关性,粮食生产能力相对较差,耕地资源及产量未表现出空间聚集优势。该结论可为农业部门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和发展规划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为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提供借鉴。
2020年02期 v.45;No.206 41-4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77 ] - 张媛;胡庆武;
来自社交网络的时空大数据具有海量和高动态的特性,有效选择时空数据进行聚焦挖掘分析至关重要。以微博位置签到数据为例,首先,对时空大数据空间聚类挖掘的有效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社交网络时空数据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时空大数据针对聚类挖掘的有效选择方法。聚类挖掘有效选择方法提出从空间、时间或属性等维度对时空大数据进行分割。然后,对分割得到的数据集进行空间探索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得到具有聚类挖掘潜力的数据集。最后,以武汉市微博位置签到数据进行商圈热点探测为例,对提出的社交网络时空大数据聚类挖掘有效选择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效选择方法可以得到挖掘效率和精准性更高的时空数据集。
2020年02期 v.45;No.206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22 ] - 邹进贵;翟若明;
针对数字地球的开源框架平台的搭建,研究了OSGEarth数字地球开源库的整体框架、实时地形渲染机制及三维地形场景中的交互响应机制,并结合Qt绘图引擎,设计了基于Qt平台下的数字地球平台,利用该框架实现矢量、影像、高程数据的加载和坐标查询、距离测量、注记符号添加等地理信息查询功能,通过加载Google全球影像与地形数据实现三维地形场景的渲染,实现地理信息查询功能验证了该数字地球平台的可用性,拓展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向。
2020年02期 v.45;No.206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68 ] - 唐兆鹏;花向红;张伟;刘伟;王文昆;
介绍了基于百度地图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高程拟合信息和点位环境可视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工程案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通过基于百度地图的点位环境可视化功能,能够有效判断点位周边环境,选择观测环境更好的点位作为控制点构建拟合模型,实现了GNSS大地高到正常高转换,提高了GNSS高程拟合精度。
2020年02期 v.45;No.20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23 ] - 黄李雄;陈颖;夏宋鹏程;
设计开发了基于MySQL的测量标志点可视化管理及导航寻点系统,给出了系统总体构架和服务端与移动端的数据交互方式,阐述了系统中测量标志点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移动端导航寻点和信息采集、导航轨迹测量与简化、多控制点的导航寻找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系统运行表明,服务端地图显示测量标志点和查询结果,界面直观、友好,实现了测量标志点可视化信息化管理;移动端的导航寻点功能可以提高外业作业效率。
2020年02期 v.45;No.206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76 ] - 王振华;郝明;张建龙;李魁星;谭富文;付修根;
含油气盆地地质调查勘探成果数据具有空间分布和多源异构的特点,为了提供管理、查询、分析的一体化平台,结合地质研究的数据类型特点,设计了基于三维可视化基础平台开发的含油气盆地地质信息系统。系统采用Oracle做为后台数据库,以C/S结构,运用.NET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全方位管理,实现了全空间三维综合展示,并提供信息获取和分析应用功能。该系统可以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直观、便捷的信息平台和分析操作环境,也可以帮助不同业务部门协同作业,为合理部署和科学预测提供有效支撑。
2020年02期 v.45;No.206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01 ] - 刘卫军;张献伟;
当今三维校园已成各个大学追捧的对象,数字校园模型的建立,是实现数字校园三维显示的重要环节。从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处理、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导出等4个方面阐述新疆工程学院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过程,主要采用3Ds Max对校园标志性建筑进行精细建模。
2020年02期 v.45;No.206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96 ] - 李宁;张东映;李辉;杨国良;
基于Web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信息化技术开发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很好地管理不动产权籍调查数据,并辅助国土业务应用,实现了不动产权籍数据展示、查询、统计、分析、更新、数据共享等功能,为决策者提供了快速了解市区土地利用详情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平台,方便了市县区国土资源各个部门业务的顺利开展,推动了市县区的智慧城市建设。
2020年02期 v.45;No.206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96 ] - 周烽松;董明旭;楚彬;刘紫平;
为了快速高效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的质检工作,结合不动产基础数据质检的相关国家规范,归纳现有数学模型和以往项目工作经验,详细描述了质检软件的功能架构与组织构成。软件整体实现了推扫式飞行数据、框幅式飞行数据、正射影像数据、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ic,DLG)入库数据、DLG分幅和检测点的快速质检工作;并能对错误数据进行标注与分类。实验表明,该系统提高了质检工作效率,保证了质检结果的质量统一,实现了基于地理数据的拓扑分析,并建立了质检规则库及智能化质检评价。
2020年02期 v.45;No.206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9 ] - 钟先金;吴会胜;叶哲璐;王振杰;
为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更新管理工作,结合新型基础测绘的新业务、新流程特点,按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建设步骤,基于Java EE平台研发了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下的新型基础测绘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融合网格化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增量包生产信息流转的在线登记和发布,解决了传统基础测绘纸质登记方式导致的生产信息共享困难问题。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时效,增强了基础测绘工作规划管理的合理性。
2020年02期 v.45;No.20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00 ] - 张晓飞;张子民;毛曦;马维军;
为了实现快速地分析处理应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往往需要对不同模型进行集成建模,提出了面向应急测绘的空间集成建模框架,并对其关键技术展开研究。该框架基于案例驱动进行空间集成建模,以服务链形式自动化分析处理应急测绘数据。此外,还提供应急测绘模型耦合校验方法,保证组合方案的可执行性和稳定性。最后以济南市化工厂危化品泄露应急分析原型系统为例,在可计算应急测绘案例库的驱动下,面向应急测绘的空间集成建模框架可以高效地进行应急空间信息服务组合。提出了基于案例驱动的空间信息服务组合方法,实现了组合方案的快速构建。
2020年02期 v.45;No.206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85 ] - 黄智财;翁伟;朱顺痣;
针对电力地下管网数据核查过程中因为数据迁移或者数据更新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电力管线重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区的地理拓扑关系判断方法来检测并合并重复管线。在服从电力管线布局原则下,首先,对电力管线进行插值处理;然后,构造出管线缓冲区,其缓冲半径受插值距离调节,在此缓冲范围可以判断出地理点线包含关系;最后,根据不同的地理点线包含关系可以分析出管线间的线-线拓扑关系,从而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重复管线从而采取相应的重复管线处理措施。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处理电力管网数据核查中的重复管线问题。
2020年02期 v.45;No.206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7 ] - 胡平昌;孙毅中;熊鹏波;薛娇;
随着新时期智能电网建设不断发展,电力资源管理呈现一体化、资源互享特点,电力部门不断加强与其他行业数据共享与交换,同时需形成一套从数据采集、编辑、成图、检查、入库、更新、共享与交换等一体化长期有效更新机制保证电力数据现势性。基于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移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研发电力资源地理信息平台,实现不同终端用户对电力资源数据(输电、配电等)管理与应用,保证电力资源数据快速生产与建库,高效与国土、规划等部门数据共享,辅助相关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提升电网设施保护和安全管理水平。
2020年02期 v.45;No.206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49 ] - 董颖青;姚剑;李礼;朱吉;
在室内场景的全景影像拼接过程中,易出现行人运动目标引起的"鬼影"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顾及行人的室内全景影像拼接方法,利用深度学习对整幅影像进行逐像素目标级分割,保持行人目标的完整性,并结合重匹配、显著度检测等对运动类型进行判定,生成带权的运动区域掩膜,结合灰度、梯度差及纹理复杂度等特征,融入基于图割算法的拼接线检测能量方程中,对行人区域进行补偿,最终生成背景干净、无"鬼影"的全景影像。
2020年02期 v.45;No.206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0 ] - 张通;潘励;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具有丰富的空间信息、地物几何结构和纹理信息,有助于对地物目标进行认知和解译。而建筑物目标在人类活动区域内占据重要地位,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建筑物进行自动检测具有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自动检测方法,并制作了建筑物样本数据集,利用基于区域的全卷积神经网络和特征检测网络进行建筑物检测模型的参数训练,对待检测影像进行预处理之后利用模型进行建筑物检测,得到影像中的建筑物目标的具体位置和类别置信度。实验证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快的速度。检测召回率达到92%,检测准确率达到98%,证明了该方法针对建筑物检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
2020年02期 v.45;No.206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70 ] - 贾永红;周伟伟;周明婷;
为了有效监测道路修建项目的工程进度,提出了一种结合规划矢量的高分辨率遥感道路施工进度监测方案。首先,将矢量与高分遥感影像配准,建立道路规划缓冲区;然后,使用双边滤波增强道路信息,基于图割理论从缓冲区中提取出道路区域;最后,使用k-mean++算法得到道路分类图,并和规划矢量叠置分析,获得道路施工进度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充分结合了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有效地监测道路项目的施工进度。
2020年02期 v.45;No.206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09 ] - 涂金戈;谢仁平;赵鹏程;
视觉里程计是机器人确定自身在周围环境中位置的关键技术,具有测量漂移小、精确的特点,适合较长时间的自主定位。提出一种使用双目相机的直接法视觉里程计,使用双目影像对与时序影像对之间的光度误差联合优化关键帧的位置与姿态、相机内参数、地图点坐标,并在车载道路基准数据集KITTI上进行测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02期 v.45;No.206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22 ] - 乔怡凡;汪静怡;杨明明;李长春;
与传统测量方式比较,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测量具有定位精度高、测量时间短、操作简单、全天候作业等优势,利用GPS观测得到的大地高拟合成正常高可以大大提高测绘效率。研究了二次曲面法拟合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以豫北某区域为研究区,分别作整体区域二次曲面拟合和分区二次曲面拟合,并进行精度分析,结论如下:通过提高GPS测量的大地高精度和选用高精度的联测水准点,能够有效提高拟合后的高程精度;测区面积较大和测区地形起伏较大时,采用分区拟合高程的精度相对于整体区域拟合的精度会大大提高。
2020年02期 v.45;No.206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69 ] - 张乙志;刘立;温旭;许超钤;初理伟;
为了解决网络实时动态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对并发用户数的限制,提出了采用数据差分格网化方法,研究了数据差分网格化方法在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中的应用,对差分格网化方法进行事后处理和实测结果对比分析,对比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数据差分格网化方法满足了广大用户对厘米级定位的需求。
2020年02期 v.45;No.206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43 ] - 周悌慧;刘晋虎;李淼;田宗彪;
对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进行了详细讨论,模拟数据表明,高差中误差主要取决于测角精度、视线长度和仪器高量测精度。对测角中误差为1″或更高测角精度的仪器,使用对向观测的方法,可用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2020年02期 v.45;No.206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7 ] 下载本期数据